> 文章列表 > 翡翠圈有哪些行话和专业术语

翡翠圈有哪些行话和专业术语

翡翠圈有哪些行话和专业术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语言在社会中非常流行,如“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带货”、“奥利给”等等。那么,作为一个翡翠收藏者,你是否了解翡翠圈里有哪些专业术语和网络术语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术语还挺有意思,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收藏起来。

1. 翡:翡翠中的红黄颜色部分称之为翡。翡分为两种:一种是原生矿石中含有微量元素锰,大多呈紫红色;另一种是翡翠原石在风化过程中被氧化的元素铁,沉积在翡翠的裂隙中,呈红色或黄色。

2. 翠:翡翠中的绿色部分称之为翠,由铬元素所致。绿色是翡翠颜色的核心色。

3. 椿:翡翠中的蓝紫色部分称椿,又称紫罗兰,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翡翠。翡翠中带着蓝紫色兼具绿色的,名为春带彩。

4. 水头:透明度。水头越好,透明度越高,表面晶莹亮丽。反之,干涩不透明即为水头差。玉石界习惯的标准是:一分水,指3 mm厚的材料呈半透明状;二分水,指6 mm厚的材料呈半透明状,具有二分水的翡翠如其他方面达到很好的表现,就为上品了。

5. 翠性:又称苍蝇翅,指光从硬玉矿的物表面反射而产生的丝绢状闪光效应。翡翠组成的矿物颗粒越大,翠性也就越明显。翠性越大,品质越不好;反之则好。

6. 起荧光:荧光是用来形容翡翠的一种光学现象,当晃动无色冰种翡翠戒面时,可观察到的一种柔和的、白色的、朦朦胧胧的白光,这现象为冰种(或玻璃种)翡翠所具有的荧光,无色冰种或玻璃种翡翠的耳坠、项链、玉佩和手镯产品就常有这种现象。当一件翡翠的内部颗粒细小到肉眼几乎不可见时,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陪盯种老”“肉细”。当颗粒细到一定程度,透明度好,再加上后期的雕刻和造型,就会有荧光这样的现象出现。

7. 癣:翡翠的黑色部分。主要是由于翡翠中含碳或磁铁矿所致。

8. 绺:翡翠中的石纹。大多是由地壳构造运动而产生的,也是天然玉石的特点。

9. 坑:矿场的坑口,有老坑、新坑之分。有文献表明,坑会显示翡翠在地下埋藏的时间。老坑时间长,新坑时间短。

10. 石花:翡翠中的白色絮状物斑块,其透明度差。

11. 椿带彩:翡翠饰品上紫色、绿色相间,一般有春花怒放之意。

12. 黄杨绿:一件翡翠的原料或成品上同时出现绿、黄两色。

13. 福禄寿:“桃园三结义”。绿色、红色、紫色同时存在于一块翡翠上,此种原石较为罕见,颇受欢迎,因此有很多仿冒福禄寿的饰品,购买时需谨慎。

翡翠网络语言来描述翡翠的网络术语:

1. 吃药。吃药,从字面上来理解,生病了才要吃药。它用在翡翠行话中,特指消费者买到的翡翠有两种情形:假货或翡翠入手价格买高太多。遇到这两种情况都统称为吃药了。

2. 天仙照。现在网络购物首要看的就是图片,而图片修饰技术又可以将一件不那么美的翡翠饰品修饰得完美无瑕,天仙碰乱谨照就是形容图片与实物有巨大的差别的情形。图片上美轮美奂的翡翠,到手后才发现不是那回事。

3. 厚桩。大小是决定翡翠品质另一个关键因素。厚桩,表示此件翡翠厚度大,不薄。一般来说,厚度在1 cm以上的就算是厚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