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他律到自律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他律到自律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他律到自律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他律到自律的四个阶段是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自律和他律:

自律和他律是康德道德哲学用语,自律即支配人的道德行为的道德意志纯由自己的理性所决定,而不受制于外部必然性;与此相反,他律即支配道德行为的道德意志受制于外部必然性而非由理性自身决定。

康德认为,在他以前的伦理学都是从行为主体的意志之外如从上帝或神,从感官欲望、情感、利益、世俗权威等中引出道德和道德准则,都是他律伦理学,这种他律道德论不能使意志自成法则,是不科学的;他要在伦理学领域实现“哥白尼式革命”,建立自律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