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
1.信息接受
人体各器官感觉信息输入大脑: 视觉,听觉,嗅觉,前庭觉,本体感等。
2.信息处理
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统合: 组织、解释、增强、抑制、记忆。
3.信息输出
大脑指挥身体进行反应: 书写,阅读,运动,语言表达。
4.信息反馈
各器官对已经做出的动作反应,通过各个感觉通路对大脑做出反馈: 视觉,听觉,嗅觉,前庭觉,本体感等。
二、作用: 感觉统合的作用贯穿人的一生,人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身体协调运作能力,主要依赖于感觉统合的正常发展。感觉统合的功能有组织功能、综合功能、检索功能、保健调节功能。
三、感觉统合失调了,会怎么样呢?
其实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病症,而是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影响到孩子的规则感,大运动,专注力等的建立和完善,他会阻碍孩子的专注力,学习力,身体协调力,情绪控制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发展。
其实所有孩子的身上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程度上有不同差别而已,就算成年人也会有感同失调,如晕车,怕高,注意力不集中,急躁,身体不协调等等,这些都是感统失调的表现。
总结:认识到感统失调对孩子接下来的能力发展会有障碍,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平时带娃要多关注孩子的表现,多进行感统训练。
四、感觉统合训练是什么?
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游戏或运动的形式,对人体的前庭觉,触觉,本体觉,视知觉,听知觉等基础体系的锻炼,从而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及空间知觉能力等。
五、那有哪些感觉统合训练方式呢?
1.前庭觉训练的游戏
宝贝转转、翻滚和摇摆、策马奔驰、倒着走、爬楼梯、转山洞
2.触觉训练游戏
感受不同的材质、走进大自然、翻翻书、撕纸比赛、海洋球池、小梳子毛刷刷头、喷头冲水、挠痒痒、抚触按摩操、好玩的泥沙
3.本体觉训练游戏
滑滑梯,接球的游戏,指一指,向左走向右走,表情变变变,举高高、爬行翻滚
4.视知觉训练游戏
黑白字卡、彩色组合图形,画,搭积木,大家来找茬。贴图画,配对。找数字,对点数。
5.听知觉训练游戏
感受不同声音、目标在哪里、拍手游戏、辨动物、拨浪鼓、数数,接词。
精细动作对孩子全脑开发的重大影响
精细动作:一般指手部和手指的动作。
影响: 视觉运动,抓握拿取的操作能力,语言吞咽咀嚼能力,各种移动和平衡能力
训练游戏:
A、打开套杯盖、拆快递、投币 B、橡皮泥或和面、水果切切乐 C、捏取小物体,简易小拼图 D、小小装运工、开锁游戏 E、倒豆子、倒水画画、涂鸦 F、穿珠、剪纸、折纸
六、感觉统合训练的误区
1.限制孩子的游戏活动
在日常的游戏和活动中对孩子限制:玩沙,玩土,玩水……
2.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协调
6-15个月,正是孩子学爬,学走的关键期,也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的最佳时期。
3.出现问题才需要进行训练
感觉统合的过程是孩子认知和学习的过程,特别在0-3岁,孩子以实际的感觉来认识和学习。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的最佳时期。10岁后,训练实现的效果非常有限。
4.感觉统合训练交给老师就行了
亲子间的互动和交流事感觉统合发展的重要基础。有了家长的鼓励和赞扬。孩子才会更加努力地去训练,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5.忽略孩子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相同的年龄也会因遗传,身体素质等因素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特质,忌盲目地比较,对孩子进行统一的训练。
感悟:
第一,系统的了解了感觉统合是什么概念,让自己在带娃过程中,知道了如何去做才能更好的协助孩子发展好感觉统合能力。不用等到孩子出现问题再来弥补缺陷。
第二、感觉统合训练的游戏很多,其中大部分已经带着贝贝做过,但是最近疫情在家,除了每天给孩子听各种经典声音,赏画,闪卡以外,秋千,滑滑梯,玩沙子这种户外运动还没有让孩子体验到,昨天长沙疫情解除,准备这周带孩子每天多出去玩,发展大动作。家里也准备一个秋千,以前在家是人工秋千,现在娃太重了,还是得买一个放在家里,让孩子随时随地都可以荡秋千。
第三、0-3岁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的最佳时期,庆幸今天学习了这一课,让贝贝在感统能力发展这块没有受到太多阻碍,能够在安全宽松的环境下尽情享受成长的乐趣。
第四、精细动作这块,贝贝用手指捏姜丸,松子等小东西放到嘴里去,还不错,精准。但是我发现他还是不会剥鸡蛋,每次都是直接用手指把鸡蛋捅破,然后抓里面的蛋黄蛋白吃,吃完了里面的就不吃壳旁边的蛋白了,也不去剥壳了。剥鸡蛋是他要锻炼的精细动作之一,得要每天示范给他看,争取让他早日学会这个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