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各宗大意
大乘七宗:
1、法相:主要是继承古印度瑜伽行派学说发展而来。中国这边是唐僧开创,根据弥勒菩萨的教法而建立起的一支大乘学源。
2、三论:以《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为宗依,故名。又以“诸法性空”为理论核心,所以又称“性宗”、“法性宗”。
3、天台:因本宗的主要开创者智顗住天台山而名,简称“台宗”。本宗以《法华经》为立教的根本,所以又叫“法华宗”。又本宗因注重止观法门,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故又称“观宗”。天台宗遥承印度龙树菩萨般若中观学系,而奉龙树为初祖。
4、华严:因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的经典,故名。又此宗以“法界缘起”为理论核心,故也名“法界宗”。又此宗的实际开创才法藏曾被武则天尊为“贤首大师”,所以又称“贤首宗”。“华严”的梵文意思是“花饰”,指花环或花冠。
5、禅:因提倡专修禅定为通向成佛解脱之路而得名。又自称“传佛心印”、“教外别传”,以彻见心性之本源为目的,故又名\"佛心宗\"。
6、净: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为专修法门,故名,又称“莲宗”,讲究他力.
7、真言:亦称“密宗”、“瑜伽密教”等。“密”的意思是不能用普通的文字、一般的教法来表达的神秘教法和理义。因为究竟的理体不是靠逻辑思维的推理获得,佛陀用语言所揭示的教义,必定与他由亲身所证得的悟境有差距。
小乘二宗:
1、俱舍:以研习、弘传古印度世亲大师的《俱舍论》而得名。
2、成实:亦称“成实学派”。以研习、弘传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而得名。
通于大小乘一宗:
戒律宗:亦称\"律宗\",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