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邓玉函涉洋来华

邓玉函涉洋来华

邓玉函涉洋来华

邓玉函在来华之前,与友人合作对弗朗西斯科·赫拿代斯的墨西哥植物大百科进行了多次修订,最终印刷出版。1611年,他选择拒绝宫廷贵族的丰厚待遇,选择加入耶稣会。同年,法国传教士金尼阁从中国返回欧洲,请求援助,邓玉函借此机会与金尼阁相识。他陪同金尼阁游历欧洲,致力于招募教士,收集图书和仪器。1618年4月16日,包括邓玉函在内的22名传教士,携带着数千部书籍和仪器,与徐光启和利玛窦一同,从里斯本起航前往中国。他们在同年10月抵达印度果阿,随后在澳门停留,期间邓玉函深入研究并记录了500种新发现的植物,以及鱼类、石头、蛇等,这些成果整理成《印度的泼里尼乌斯》,记录了印度的植物世界。该书曾存于罗马耶稣会图书馆,但19世纪中期后下落不明。

经过长时间的航行和等待,1621年5月5日,邓玉函与葡萄牙传教士一同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们的旅程开始于广东,之后辗转江西、杭州和南京,最终在1623年到达了北京,标志着他在中国的使命正式开始。

扩展资料

邓玉函,(Johann Schreck,1576年-1630年5月11日),天主教耶稣会德国传教士。生于康斯坦茨。1618年4月16日,随金尼阁在里斯本启程赴东方。 1619年7月22日抵达澳门。同行的传教士还有汤若望、罗雅谷、傅泛际。1621年到杭州传教。1623年到达北京。1629年,经徐光启推荐在历局任职,1630年病逝于北京,享年55岁。埋葬在北京滕公栅栏。著有《远西奇器图说》。他第一个把天文望远镜带进中国。他还是伽利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