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易经协会易学精神
广东易经协会的易学研究,自唐、宋时期后,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解,即“三易”理论。这一理论反映了秦汉以后直至现代,易学的核心在于“理、象、数”三个层面。从现代视角看,“理”对应于哲学思考,探讨宇宙与人生的根本原理,即变化的规律。“象”则是从现实世界的现象中寻找变化的法则,是科学性的体现。“数”则是通过现象分析来推演变化过程,揭示人事与万物的因果关系,同时也可以通过归纳理解形而上的本质。
完整的易学并非仅是纯粹的思想哲学,它要求从“象”和“数”的科学基础出发,逐渐达到哲学的深度。易学的宗旨,正如《礼记·五经解》所述:“洁静精微。”这里的“洁静”强调了精密和深思熟虑,但也警告,若不通过沉静和专注,易学研究可能会偏离正轨。易学研究如乾坤两卦的演变,从八卦到六十四卦,再到无穷尽的复杂交互,展现了其精微之处。通过深入解析卦爻,可以发现十六卦象在六十四卦中的重要性,而乾、坤、既济、未济等四卦尤为关键,它们代表了阴阳的原始功能和宇宙变化的普遍规律。
总的来说,广东易经协会的易学精神,要求在精微的探索中保持洁净和深思,理解阴阳初动的至善境界,以此实现对大《易》精神的深刻把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智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