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术是指通过影像学引导技术,用穿刺针或通过直接手术,将密封后的具有放射性的核素,植入到靶肿瘤组织内部或肿瘤周围,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放射性粒子通常是碘-125同位素粒子,能有效控制很多常见的恶性肿瘤继续扩散,适用于恶性肿瘤晚期不能手术、不能介入或伴有淋巴结转移,如纵隔、气管旁、腋窝、锁骨下淋巴结等转移的情况。可用于前列腺癌、脑肿瘤、肺癌、头颈部肿瘤、胰腺癌、肝癌、肾及肾上腺肿瘤等。
放射性粒子治疗时,粒子的空间分布很重要,如果空间分布太稀疏达不到治疗量,如果太密集又需要更多的粒子,增加了一定的浪费。另外,肿瘤消失后,如果还残留大量的放射性剂量,会对临近的组织产生损害,因此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时候不但要保证总体治疗量,还保证区域的均匀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