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避坑指南:大学一毕业就失业的十大本科专业名单汇总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选择专业成为广大考生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众多专业中,部分专业的就业状况和毕业薪酬不容乐观,市场饱和和岗位竞争激烈是这些专业的显著特征。以下是根据《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整理的十个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这些专业被戏称为“一毕业就失业”的专业。
1.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专业的就业率在理工科专业中最低,已受到教育部的红牌警告。由于国内生物行业规模不大,发展缓慢,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题。
2.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专业也是就业率和毕业薪酬较低的红牌专业。由于生物行业更新换代速度较慢,相关企业较少,生物技术毕业生找到满意工作的难度较大。
3. 化学
化学专业因高校广泛开设和毕业生数量众多,导致人才市场饱和,就业岗位有限。企业更倾向于招聘高学历、有经验的技术人才,使得本科毕业生机会较少。
4. 应用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就业环境和薪资待遇不佳。大型企业更青睐于研究能力强、物理基础扎实的研究人才,而本科阶段的教育更侧重于理论知识,与企业需求不符。
5. 历史学
历史学专业属于小众专业,就业面狭窄,导致就业率较低。尽管多数高校开设该专业,但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6. 法学
法学专业因高校广泛开设导致毕业生数量过多,但就业岗位有限。此外,法学专业学习周期长,需通过司法考试才能就业,普通院校毕业生面临较低的薪资和就业率。
7. 绘画和音乐表演
绘画和音乐表演专业因艺考热而招生较多,但市场饱和,毕业生就业困难。艺术类专业投入成本高,回报较低,使得这些专业的就业率成为红牌。
8.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次数位居全国前五,表明该专业就业市场狭窄。岗位竞争激烈,就业率较低,是该专业的显著劣势。
9.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专业就业范围窄,毕业生往往需从基层做起,晋升管理层机会有限。起步薪资低,工作周期长,企业提供的岗位较少。
10.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题,市场饱和,岗位竞争激烈。企业更看重经验丰富、高学历的心理咨询人才,本科毕业生相对困难。
这些专业因市场饱和、岗位竞争、就业环境不佳和行业发展缓慢等因素,导致就业率低、毕业薪酬和就业满意度差,逐渐成为教育部红牌专业。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慎重考虑,避免选择这些就业前景不佳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