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学什么
一、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资源勘查、工程勘查、管理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工作。
就业岗位
地质工程师、技术工程师、项目经理、深化设计师、地质环境工程师、无线通信设计工程师、照明电气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网络现场工程师、高级地质工程师、电梯安装经理、节能工程师等。
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开设课程
主干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地质学基础、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场论基础、地震勘探、电与电磁法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放射性物探、地球化学勘探原理与方法、遥感原理与地质应用。前3个核心知识领域构成本专业的专业基础,后7个核心知识领域构成专业理论知识,涵盖每种方法的原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解释。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质学基础(120学时)、地球物理场论(96学时)、数字信号处理基础(48学时)、放射性与地热勘探(64学时)、重磁勘探原理与方法(48学时)、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48学时)、地震勘探原理与方法(48学时)、钻井地球物理原理与方法(48学时)、近代物理实验(48学时)、电子技术(80学时)、重磁勘探数据处理与解释(32学时)、钻井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解释(32学时)、电法勘探数据处理与解释(32学时)、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与解释(32学时)、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48学时)。
示例二:地球物理学概论(40学时)、普通地质学(48学时)、测量学(40学时)、矿物岩石学(48学时)、构造地质学(4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48学时)、弹性波理论基础(48学时)、电磁场理论(32学时)、位场理论(32学时)、遥感导论(40学时)、重力勘探(32学时)、磁法勘探(32学时)、电法勘探原理(40学时)、地震勘探原理(40学时)、地球物理勘探实验(24学时)、重磁资料处理与解释(32学时)、电法资料处理与解释(40学时)、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56学时)、地震勘探资料解释(32学时)、地球物理测井(56学时)、遥感导论(40学时)。
示例三: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72学时)、数字电子技术(56学时)、信号分析与处理(72学时)、普通地质与构造地质(64学时)、沉积岩与沉积相(48学时)、弹性力学(40学时)、地震勘探原理(60学时)、地球物理测井概论(64学时)、重力和磁法和电法物探(32学时)、地震波动力学(56学时)、地震资料数字处理(64学时)、油藏地球物理(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室内教学实验、野外地质基础实习、野外专业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地球物理仪器认识与操作类实验、岩土物性测定类实验、岩石标本认识类实验、典型地质体正演模拟类实验、物化探与遥感地质数据采集、处理方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信息科学等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地震法、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