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认识
电气自动化专业立足于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融合计算机、控制工程等学科,探究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和工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一、专业特点: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以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为基础,利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手段,涵盖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及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该专业特点包括强弱电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融合、软件与硬件一体,具有跨学科特性,结合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使毕业生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属于“宽口径”专业。
二、教育发展:
电气自动化专业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牛津大学,最初实现的是直流电控制。尽管当时自动化系统简单粗糙、精度低,但直流控制因历史原因被广泛认知。人们尝试用直流电控制交流执行元件。随着晶体管、大功率晶体管、场效应管等电子器件的发展,以及基于场的理论、现代数学和矩阵代数的弱电强电控制系统,电子技术与自动化达到了新的高度。
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现状:
1、发展前沿:
我国电气自动化专业自20世纪50年代初起步,经历了几次调整,但仍保持旺盛生命力。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该专业,学生和研究生数量迅速增长,从业人员也日益增多。社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的大量需求使得人才培养变得尤为重要,专业人才需求岗位越来越多,未来从业人员将不断增加,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势头迅猛。
2、市场发展:
当前社会,众多工厂需要各类电气设备,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需求巨大,电气自动化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培养高端电气自动化人才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课题。同时,科研人才也需要大量培养,特别是在电气产品尤其是尖端科技产品的研制和开发领域,需要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因此,科研机构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专业科研人员队伍力量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