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廉经历
在中国德语界的二十世纪,被誉为“北冯南张”的两位重量级人物是冯至和张威廉。冯至在北京,张威廉在南京,都是中国德语文学教育的泰斗。他们门下培养了众多活跃在学术界的专家。实际上,冯至和张威廉都毕业于蔡元培创办的北京大学德文系,师从欧尔克教授和杨丙辰教授等杰出学者。
张威廉,1902年出生于苏州,原名张传普,笔名微庐。他早年在同济医工学校学习德语,随后进入北京大学,师从文学史家欧尔克和早期德语文学翻译先驱杨丙辰。他的学术生涯中,如《德国文学史大纲》和《歌德名诗选》等作品,对德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开创性意义。他24岁时就以《德国文学史大纲》展示了对文学史和歌德的深入理解,这得益于在北大期间的学术积淀。
自四十年代起,张威廉在南京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任教,专注于德语教学与翻译研究,编撰了多本德语语法和教材,如《德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和《大学德语课本》等。作为席勒研究专家,他翻译了席勒的多部剧作,并撰写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席勒条目,继承了早年师承的席勒翻译传统。
张威廉在中德文学关系研究方面成就显著,他的论文探讨了歌德与中国的交流、席勒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元明戏曲在德国的翻译。他的学术贡献深受师友影响,如卫礼贤和洪涛生等人的工作为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他的学生杨武能也因歌德研究而闻名国际。
张威廉以翻译民主德国文学,特别是威利·布莱德尔的作品闻名,持续四十年的翻译工作体现了他对这位作家的深深热爱和坚韧精神。他还致力于德国童话的引进,如《格林童话》和《豪夫童话》等,对德国浪漫派作家霍夫曼的作品也有译作。他的学术贡献得到了国际认可,被授予“歌德奖章”和“大十字勋章”。
为纪念张威廉教授的百岁诞辰,学生们在南京举办了德语语言文学国际研讨会,这是对他学术生涯的最高致敬。华宗德和孔德明主编的纪念论文集《日耳曼学研究》已出版,记录了这一学术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