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回收点九成二手教材被当废纸,教材循环为何这么难

回收点九成二手教材被当废纸,教材循环为何这么难

回收点九成二手教材被当废纸,教材循环为何这么难

教材循环是个美丽的愿景啊,小范围短时期内倒是有可能实现的,大范围内的化,不好操作。

首先是教材本身特殊性。如今呢课程改革时时有,内容增加、删减、更新。这一届的教材到了下一届,可能就不适用。这是教材本身有时效性。那由又由老师补发增加或删减或更新的内容不是也行吗?啧啧……我曾经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教材上的知识对于个体学生来说不是一次性使用的,需要反复翻阅逐渐系统掌握。

老师补发的材料或多或少是穿插在课本里,那么中小学学生是不是能够保证保管到位?按照我的学习经验,一本书里夹满了各种纸,做好各种增补黏贴和笔记,不小心掉了一张补充资料哭半天。最后还要被收走给下一届用,这样还不如买一本新的,把精力集中在掌握新知识上。

还有,怎么管理?教材循环的管理实施大概率是班主任了吧?按一个班级40人算,单科40本教材,语数英合计120本。一个年段一共几本?这些书需要登记,储存,清洁,谁的活?请专人管理,这恐怕会形成一个小型图书馆;班主任管的话,那我真的很同情班主任们。

最后,我的观点是除开知识密集型科目,其他科目的教材循环更实际点。不需要做很多笔记,不需要大量的翻阅参考,这样书籍本身的保存也可观点,使用体验也更好。因为使用率较低,卫生情况也更好。

总结起来,教材循环的愿景美好,实施难度真的很大,人工成本、学生学习负担、书籍卫生和保存情况等等都要考虑。但愿有一套系统可行的方案出来,就像如今的垃圾分类,有切实的操作流程和实际的条件支持,人们在逐渐形成新的观念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