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各大油田对于三次采油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大庆用聚合物很成功,号称技术水准已经相当于国际水平,但是同样的方法在辽河和大港就没什么效果。当然,也有一些方法适用性比较广泛,像堵水调剖,热采之类的大部分油田应该都有用到;同时一些方法比较阳春,实际应用据说不多,比如表面活性剂驱什么的,长庆这边前两年弄出了一种实验室效果绝佳的活性剂,然后马上矿场实验,但是效果了了,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我很同意您说的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EOR。三次采油简称EOR,主要技术包括烃类驱、化学驱、热驱、CO2驱等。在发达国家,三次采油已经成为提高油田采油率的重要技术。这些方法中,CO2提高采收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英国、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Oil & Gas杂志统计2012年三次采油项目共327项,注CO2驱油共135项,占41.28%,是三次采油的主要技术。我国CO2驱油技术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大庆油田在萨南针对高含水油田开展了CO2非混相驱现场试验。2000年以后,针对低渗透油藏,大庆、胜利、吉林、华东和中原油田先后开展了CO2 驱现场试验,取得了初步效果。因为是钻探人的缘故,所以对驱油工艺不是特别了解,泛泛而谈,权当茶资。但我所在的大庆油田三次注采使用的方法是三元聚合物驱油,即碱剂、活性剂和聚合物构成的复合驱油方法。这种驱油方法使得大庆油田4000万吨原油稳产到2009年,性价比高,非常适合大庆油田这种沙岩质且连通性好的油田。所以,各个油田的地质情况不一样,采用的驱油方法也不一样,关键就在地质构造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