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中文系考研如何确定方向

中文系考研如何确定方向

中文系考研如何确定方向

选择文学类考研的方向,对许多考生来说是一道难题。以我个人的经验,当年在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犹豫不决。下面将分享一些对这两个方向的理解,以及在选择时的建议。

文学类考研中,招收人数最多的两大方向是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这两者是按时间段划分的领域。需要注意的是,近代文学(1840年到1910年代新文化运动之间)虽处于一个被忽视的“三不管地带”,但其实蕴藏着值得挖掘的研究价值。某些学校对近代文学研究较为重视,对这一时期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考虑。不过,目前,近代文学在考研中通常被归入古代文学范畴。

在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间做选择时,不妨思考一个基本问题:是古人更强,还是当下的你更强?今天的文学作品是否胜过四大名著?

这种问题虽然主观,却反映了个人的思维倾向。例如,与古代文学的舍友讨论时,我会指出某古代作品毫无价值,而他们会认为今天的某些作家写得一塌糊涂;我会说清朝时已经研究透了古代某事,而他们则认为现代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我倾向于今胜于昔,而他们会强调经典的价值。当然,这半是玩笑,却也是古代文学爱好者与现当代文学爱好者之间差异的体现。

除了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文学类考研还有其他方向可选。

若觉得只研究中国文学显得过于局限,文学世界广大,可以考虑外国文学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外国文学方向有多种称谓,如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世界文学等,其区别较为模糊,但入学后主要关注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这一方向需要明确导师的研究兴趣。

文学理论,即文艺学专业,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显得较为高深。本科阶段理论知识接触较少,即便在中文系也是如此。随着研究生学习的深入,理论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如果你对阅读文学作品兴趣不大,而是对理论研究感兴趣,那么文艺学专业是理想选择。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专业吸引了不少跨学科(如理工科)的学生,他们适应这种理性的思维模式。对于文学作品阅读不多的考生而言,文学理论是较为便捷的入门路径。

近年来,一个新兴的专业——创意写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一种培养作家的专业,通常为硕士课程,上海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设有此专业。简而言之,创意写作旨在培养能够创作小说作品的作家。从所知信息来看,毕业论文通常是一篇数万字的小说。过去,中文系被认为不培养作家,但这一观点可能正在发生变化。美国开设写作课程已有悠久历史,如训练如何描述场景,如小偷入室,家里却无物可偷时的人物心理,这对小说创作大有裨益。

在考研准备方面,专业选择虽各有侧重,但实际差别并不大。文学理论、外国文学、创意写作等专业招生人数虽少,报考人数也相对有限。

总体而言,选择考研方向的关键在于个人兴趣。如果对方向选择犹豫不决,不妨在复习过程中慢慢探索兴趣所在。考前半年决定方向也足够充裕。此外,更应关注的是早开始复习,特别是英语在文学类考研中的重要性,它甚至比专业课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