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咖共话离子阱量子计算机 | 量子纠缠π
在量子科技的璀璨星辰中,离子阱量子计算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12月8日,行业领军人物顾成建与贺冉、韩琢相聚一堂,共同探索量子纠缠π的奥秘,深入解析离子阱量子计算的现状与未来趋势。虽然离子阱技术的量子比特数目相对较少,但它凭借其高保真度和可扩展性,在竞争激烈的量子计算领域独树一帜。离子阱技术通过精密的激光操控实现离子的量子操作,对环境要求极高,需要在近乎真空的环境中构建复杂的结构。尽管超导阵营在工程化发展上略显优势,但离子阱技术在中国尤其受到政策支持,国家层面对其寄予厚望。量子体积,这一衡量量子计算机性能的关键指标,离子阱技术在量子比特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却能展现出惊人的量子体积。离子阱的全连接度和长退相干时间为其加分,但量子比特数量的短板也不容忽视。
韩琢指出,超导量子比特的保真度问题一直是挑战,而离子阱则依赖于天然离子,实现了长相干时间。在国内,如启科量子这样的公司悄然崛起,IonQ采用分布式离子阱技术,而霍尼韦尔则选择移动离子芯片的路径。共同的目标是提升量子比特间的互联能力,光子连接技术的进步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尽管单个离子阱数量有上限,但技术的不断突破有望打破这一限制。
中国在量子领域,尽管部分小器件仍依赖进口,但国产化比例高,启科量子计划年底推出20比特的工程样机,并计划在明年实现商业化。幺正量子专注于离子阱技术,期待将其推向市场,公司名“幺正演化”就源于量子计算的核心部分。国际竞争激烈,欧洲如Quantinuum等公司实力强大,但启科量子凭借软硬件结合的策略,对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全栈式公司将拥有竞争优势。
中国量子计算起步较晚,但国内公司如启科量子、Quantinuum等并未被压倒,而是迎头赶上。顾成建强调了在科技创业的元年2020-2022年,学习和建立自身体系的重要性。IonQ的市值波动反映了整体股市环境,而韩琢认为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量子企业的表现尚佳。贺冉倡导积极布局量子计算,尽管市场估值可能过高,但行业的发展前景仍需期待。
面对挑战,量子计算的前行者需保持冷静,韩琢呼吁支持和耐心。量子企业需在考虑经济和国家利益的同时,持续投入研发。美国官方对中国的量子科技发展持谨慎态度,民间合作意愿强烈但谨慎。幺正量子积极招聘量子计算人才,启科量子则专注于量子通信和计算机开发,他们的离子阱技术已崭露头角。中国量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低温真空系统和离子阱计算机的投资,都显示出行业的活力。欲了解更多量子动态,不妨关注光子盒的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