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学排名发展历史
世界大学排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中国扮演了重要角色。最初,研究者们的目标是确立一套客观的评价标准,以确定全球顶级大学的地位,并借此揭示中国大学在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以便缩小与世界顶尖大学的差距,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卓越发展。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高等研究院推出了全球首个世界大学排名,即ARWU,其排名依据包括论文引用率、诺贝尔及菲尔兹奖教授数量、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等学术数据,成为业界的重要参考标准。
随后,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和QS(Quacquarelli Symonds)于2004年合作推出了THE-QS世界大学排名,2009年引入汤姆森路透社数据后,THE单独发布了自己的世界大学排名。QS也在同年独立推出了自己的排名,并发表在相关媒体上。此外,网络计量研究室(Cybermetrics Lab)从2004年起,根据大学对世界的贡献发布Webometrics排名,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在2007年以科研论文质量评价世界大学,莱顿大学的科学技术研究所发布了根据网络科学论文影响力评级的Leiden Ranking,而2009年,SCImago Research Group的SCImago大学排名则基于国家和大学期刊的评价。欧洲联盟曾计划在2010年实施一个多维度的全球大学排名体系,但至今仍处于规划阶段。
这些排名的不断涌现,反映了全球对高等教育质量和影响力日益增长的关注,也标志着大学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与不断细化。每个排名都有其独特的评价指标,共同推动了全球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竞争。
扩展资料
世界大学排名是根据各项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标准,以英文发表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针对全球大学在数据、报告、成就、声望等方面进行数量化评鉴,再通过加权后形成的排序。世界大学主要排名机构有: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研究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泰晤士报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THE世界大学排名,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网络计量研究室Webometrics世界大学排名,荷兰莱顿大学研究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全球高校网 (4 ICU) 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各大排名机构使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对世界大学进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