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研究重点
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的研究工作紧密围绕全球化趋势,注重学科交叉,涉及多个领域。首先,该研究所将非洲研究纳入全球战略视角,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如《世界农业地理总论》、《世界旅游地理》和《世界文化地理》,这些作品深化了对全球地理的理解。其次,研究所进行了中外比较研究,如《三角洲国土开发——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三角洲的比较研究》,在世界地理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从部落跃向现代-中非三国》也因其深入的分析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所还扩展了研究范围,不仅聚焦非洲,还涵盖了国内外其他地区,以适应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和外交工作的需求。例如,1998-1999年间,研究所人员受教育部委托,对东非四国的“教育援非”进行了专题调研,其调研报告得到了高度评价。近期,研究所为配合“中非合作论坛”的后续行动,特别关注了“中非经贸合作的区域战略”等实际问题的研究。
在科研项目方面,2001年至2004年间,研究所成功申请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对非贸易与长江三角洲产业重构”。此外,2002年至2005年,他们又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济全球化与非洲区域经济发展”,期间发表的“经济全球化与非洲国家类型”等核心期刊论文有十多篇,展现了研究所深厚的理论研究实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扩展资料
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的前身——南京大学非洲经济地理研究室是1965年经国家批准,在全国设立的第一批外国问题研究机构之一,也是至今国内少数专门的非洲研究机构之一。全国性学术社团——非洲问题研究会自1979年成立以来,其总部一直设立在此。1992年非洲经济地理研究室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非洲研究所,同时经学校批准又兼挂了区域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