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瓷器锡斑是瑕疵吗

瓷器锡斑是瑕疵吗

瓷器锡斑是瑕疵吗

瓷器锡斑不是瑕疵。

锡斑也叫锡光、银光,属于瓷器领域的专业词汇。虽然叫锡斑,可它并不是锡,而是铁的氧化物。因为呈现出近似锡的银灰色反光,所以我们一般称为锡斑,也有的玩家叫铁锈斑。

说到仿元和永宣器物,就不得不提锡斑,有的锡斑怎么没有金属光泽?这是挺让人比较迷惑的一点,但确实不是所有黑色斑块或斑点都会泛锡光。

因为有的黑斑其实并非锡斑,虽然很多专家学者把这种不泛锡光的黑斑也统称为锡斑,可它却是在烧制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产物,这种黑斑一般被称为凝聚斑,和锡斑不属于一种东西或者说同一现象。

张英先生在《元代青花与五彩瓷器》一书中说:“进口青料为高铁低锰,烧制出的青花,上面呈色浓艳,有黑色斑点,在黑色浓聚处闪烁如铅,俗称’锡光’或’铁锈斑’。”

通俗来讲,苏麻离青料在高温下产生凝聚斑,凝聚斑又产生锡斑,可以说凝聚斑是锡斑的根。

科学的解释是,凝聚斑的产生主要因进口苏料是天然块状矿物,含铁量高,如果研磨不够精细,会有较大的颗粒残留。

加之画师绘制的过程中,使用顿笔、重笔、叠笔等笔法时,就会有些存留在画面中。经过高温会形成各种不规则的黑色凝聚斑,凝聚斑汇集浓重处往往就会形成锡斑。

而同一窑里,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凝聚斑与锡斑的呈色也不同。一般来说,温度高的地方,青料中熔解游离的铁元素也越多,锡斑更重些,青花发色也更深沉,古意十足,非常漂亮。

我们不仅可以从传世青花器中清晰看到这种差别,如今觉山隐窑仿元和永宣的器物也是如此,柴窑尤为明显。当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否则适得其反,很容易整窑废掉,可这也只能靠烧窑师傅经验来判断。

锡斑摸上去有凹凸感是朋友们问的最多的,确实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形成原因简单来说一个是青料本身,一个是烧制过程。

在窑温控制得当的情况下,含铁量高的青料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凝聚斑,而凝聚斑对瓷胎瓷釉是有很强渗入性的,在最集中也就是锡斑产生的地方,会向下深入胎中,甚至引起釉面的下陷。

这时,青料与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看上去青花好像从胎骨中长出来一样,这种现象称之为吃胎,很多玩家也将其看作青花烧得好的特征之一。尤其凝聚斑和锡斑重的器物,摸着会有一点凹进去的感觉。

而另一种凸起的现象,则是由青料中的大颗粒与烧制过程中析出的铁元素,以及釉面共同作用的产物。

凝聚斑在高温下,不但向下渗入胎骨,也向上与釉结合,加之铁元素不断解析和上浮过程中遇到了青料中的大颗粒,便在有些锡斑重的地方和另一种凹的情况刚好相反,会有微小的凸起。

所以,表面凹凸感是仿元和永宣器物的特征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更加丰富了器物的质感。手持器物,轻轻一转,会从更多角度折射出锡斑烁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