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我的高考:实现人生的第一次超越

我的高考:实现人生的第一次超越

我的高考:实现人生的第一次超越

2019年6月7日,我的三姐参加了高考。这一天,我们全家人都在为她加油鼓劲。

2018年6月7日,我的哥哥站在了高考的战场上。那一年,他成为了我们家的骄傲。

2013年6月7日,我的二姐迎接着她人生中的这场重要考验。

2012年6月7日,大姐姐也踏上了高考的征程。

2001年6月7日,爸爸妈妈分别在山西高平和四川自贡参加了高考。三个月后,他们在美丽的重庆西南大学相遇。八年后,我来到了这个世界。

2001年6月6日,我在高平一中的操场上散步,听着收音机里的音乐,缓解考前紧张。家中的父亲、二哥、姐夫他们则在谈论着我即将面临的高考。或许二哥会回忆起他自己的高考经历,父亲可能正在担心麦子的收成,而姐夫可能在讲述他高中时偷看金庸小说的趣事。二姐一定会提到我为了备考而变得虚弱,常常失眠的情况。尽管内心充满紧张,我仍在操场上走着,享受着孤独和宁静。

操场的东南面是学生宿舍,许多窗户透出晕黄的灯光,显得有些凄凉。五楼西边的窗户的灯光,陪我度过了许多个夜晚,那是我和同学们为未来而努力的时刻。

这时,收音机里播放起了轻柔的音乐,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让我感到心境澄明,身心舒展。

6月7日上午,父亲告诉我:“我在这里也帮不上你什么忙,家里的麦子需要马上收割,你好好考试,我回去看看。”他离开后,我骑着自行车前往高平二中参加考试。进入教学楼,遇到了曾经的班主任,他的出现让我感到更加安心。虽然他曾说“你转到文科也考不上”,但他的话一直激励着我。

第一门考试是语文,我发挥得不错;下午是数学,我做得得心应手,非常顺利。第一天考试结束后,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对第二天的考试充满信心。考完后回到一中,我又遇到了班主任,他给了我一份据说具有预测性的文综试卷,我带回家后立刻开始做题。两个小时后,我完成了试卷,并对答案进行了检查,巩固了模糊的知识点。所有这些完成后,已经十一点半了,我有些兴奋得难以入睡。当我终于入睡时,不知道已经几点了。

这种情况很少见,我通常在考前不会复习,而是选择散步、听音乐,让知识自然地连接起来。但这次考前,我特别复习了。我本以为这样可以复习到一些可能考到的知识点,这样在考试时可以节省思考时间,提高做题速度。然而,这样做也有缺点,它会限制大脑的思考范围,就像孙悟空为唐僧画的圈一样。这个圈一旦形成,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打破,导致一些本来会做的题目无法完成。我的文综考试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理想,这与班主任给的试卷有关。

尽管如此,我还是感激班主任,感激他的关爱和信任。

高三时,我决定转文,成绩一度很差。二姐安慰我说:“没关系,考不上大不了我们去开家店铺。”这句话让我吓了一跳,像我这样的自闭症患者怎么可能去开店呢?哪有那么多话和顾客说?从那天起,我决定必须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二哥看到我的英语和数学成绩后,也很担心,于是他买了一本数学题典和英语语法书给我,还买了一个复读机和《梁祝》的磁带。这些书和物品花去了他近一百元,而那时他一个月的工资大概只有四五百元。

我开始大量做数学题,有时候做到头痛恶心,有时候精神衰弱,夜夜失眠。一开始,我在床上辗转反侧,后来我会偷偷看会儿电视,再后来,我干脆就不睡觉,整夜做题,直到精疲力竭,倒头便睡。这时候,往往已经三四点了。斜对面的学生宿舍楼已经有两三个房间亮起了灯。因为熬夜,我早上起不来,不能跑操,甚至早读也会迟到。迟到几次后,班主任找我谈话,我把真实情况告诉了他,他没有责备我,也没有怀疑我,而是建议我以后可以直接上上午第一节课,只要保证上课的质量。从那以后,我开始了一段特立独行的高三生活。

班主任还说,班里有个女生学数学有天分,建议我和她坐同桌。虽然我不服气,但还是想去看看她。这一看真让我开了眼界,这位女生做数学选择和填空题,竟然不用在草稿纸上演算就可以全对!后来我开始研究她的解题方法,我采用的是这样的方法:先花几天时间自己做出一道难题,然后向同桌请教,揣摩她的解题思路,并与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找出思维路径的区别。经过反复练习,有一天我突然有了灵感,我的数学天眼就开了。从此,我做数学题如有神助,数学成绩也直线上升,最后高考以136分位于班级第二,而第一就是我的同桌,148分。

二哥后来一直不明白,几个月的时间,我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提升,运气真好。我也承认我的运气好,因为我有一个好的二哥,他给我买了一本上千页的数学题典,我刷了近三分之二;因为恰好班上转来一个数学学霸,有数学天分,而班主任建议我和她坐同桌,我没有拒绝,而是厚着脸皮去研究她的数学高分秘诀,结果开了自己的数学天眼。

我的运气好还表现在,上高中的时候,高平市的古城路上开了一家名为“读者俱乐部”的书店,学生可以花三十元办一张卡,凭借这张卡可以免费读三年书。那是可以疯狂读书的年龄,一上午四节课可以读两本厚厚的小说,课间操则是潜出校园换书的时间。中午就在书店读书,吃完饭后借一本下午看,几乎平均每天两本。最有趣的是转文后,我拿了一套矛盾文学奖中涉及历史的小说当历史读,《白鹿原》、《将军吟》、《芙蓉镇》等都是那时候读的。

我的运气好更表现在,高中老师都很宽容。我高三转文后,高二的文科三门都没学,于是利用上课时间把历史、政治、地理课本当课外书读,通常情况是上历史看地理,上地理看政治,上政治时又看历史,如此交替进行。老师知道每个人的学习节奏不一样,只要说明理由,一般也不会强制。这很像小学时期经历的混班制,不同学科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就这样,我花了一周多的时间将高二、高三的内容全部扫荡完毕。接下来,就是自己总结特点和规律了。很快,我的文综就在文课班脱颖而出,让学了三年的文科生刮目相看。

6月8日,考完最后一门英语,一切尘埃落定。

6月9日,我和二哥估分,填报志愿,最后选定了“西南师范大学”。

6月25日,高考成绩揭晓,总分525分,我锁定了西南师范大学。

我的高考结束了。

我是高考的受益者,从入学时的二流中学的全年级倒数,到高考时的一流中学的全年级前四十,我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超越。如果没有这次高考的胜利,我可能永远也走不出自卑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