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考证续编具体内容
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工作深入细致,涉及多个方面的考证工作。杨一凡和刘笃才的《历代例考》系统梳理了从决事比和故事到《大清律例》附例的演变历程,揭示了各类例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张伯元的《律注文献丛考》则分为五个部分,详尽考证了秦汉至清代的律注文献,包括刑法类书目和法律用语的考释。
李雪梅的《碑刻法律史料考》通过上、中、下三篇,探讨了碑刻法律史料的分类、时代演变,以及各时期如族规、乡约碑等的具体内容。郭建的《典权制度源流考》聚焦于典权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为理解古代民事制度提供了深入的视角。龙大轩的《汉代律家与律章句考》考证了15名律家及其著述,对汉律进行了深入研究。
倪正茂的《隋代法制考》考辨了隋代法制的渊源流变,而钱大群的《唐律与唐代法制考辨》则细致分析了唐代法律体系和重要制度。霍存福的《唐式辑佚》是研究唐式的第一部复原作品,曾代伟的《金元法制丛考》则涵盖了金元法制的多个领域。杨一凡的《明大诰研究》对《大诰》进行了深入考证,澄清了其历史争议。
宋北平的《秋审条款源流考》以清末《秋审条款》为线索,详细追溯其历史变迁。张希坡的《中国近代法律文献与史实考》上篇对近代法律文献进行了澄清,下篇则深入考察了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张国福、冯卓慧和王沛的《法制史料考释》集三部考证著作之大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法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