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院校填报志愿前为什么要先签协议
签定协议目的:
高校目的是为了保证自己学校能招到学生、提高自己学校录取分数。免得没有学生报考自己的学校。
学生目的:确保自己能被录取。
两者各有所得。所有有些学校签订协议。这样即使学生的分数不高或者按照分数排名不能被录取,也会被录取的。
流程:
在报考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时,首先要查看招生学校是否具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鉴别其招生资格和毕业证书是否得到国家承认。家长和考生可以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查询教育部核准招生的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在该网站公布的学校招生计划都是经过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名单之外的学校都属违规招生。
首先,学校志愿要拉开梯度。A志愿应该填报录取可能性在60%~70%的院校,B志愿应该填报录取可能性在 80%的院校,C志愿应该填报录取可能性在90%的院校,D和E志愿应该填报录取可能性在100%的院校。也就是说,A志愿是冒险志愿,可能进可能不进的;B志愿是录取可能性较大志愿;C志愿是录取可能性很大志愿:D和E志愿是肯定要被录取志愿,即保底志愿。但是这样的填法,可能不能录取到你想要的专业。因为,若被A、B志愿录取,可能是接近最低录取线录取的,所以,可能挑不到学校较热门的专业。
第三批本科(the third batch of undergraduate)简称“三本”,是指中国大陆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录取批次和录取顺序排在第三批次。三本院校的招生是根据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方式进行的。 一本、二本、三本都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系列,学制为四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都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证书,“第三批本科”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均按办学成本收费,一般每年1万元左右,发放的毕业证书署名独立学院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