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想跨专业到历史,要做什么准备
首先历史学作为一个专业,从现实的就业情况来说,即使不是最差的那一类,也算得上是出路不甚宽广的专业。如果你只是打算读个硕士然后找个工作,那么从我的经验来看,就业的选择恐怕比本科毕业还要狭窄,仅仅作为一块求职的敲门砖多少有点得不偿失。如果你打算继续深造并以学术研究为职业,同样从我的经验来说,那意味着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训练过程。如果你打算以学术研究为职业(还不说是志业的话),你先就要搞清楚“历史学”到底意味着什么,什么是学术研究或者做学问。苏珊·桑塔格曾说她看到图书馆里堆放的诸如《论伏尔泰作品中的“你”和“您”的用法》这样的论文的时候,就对学院式的生活感到失望。在你下决定之前,最好先去旁听一些历史学的课程,阅读相关的期刊专著(比如《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之类),了解什么是学术研究。历史学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处理材料的方法。
如果经过这个过程都还没使你打退堂鼓,那么跨专业考研本身并不是什么特别麻烦的事情。第一当然是要学好外语,历史学中的选拔考试,外语基本上是唯一用来筛选人的工具,常常是外语过线就能够进入复试(其他两门科目往往是比较容易过线的),而且外语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决定你日后的研究能到达什么层次的关键因素。第二,对于专业课,需要做的其实就一个原则:如何使自己专业化。现在的很多学校渐渐开始实行自主命题乃至申请考核制度,尽管应试有一套具体的技巧需要去了解(比如各校历年考题的风格和范围之类),但归根结底考验的是你的专业素养,即使你能通过初试考试,如果太缺乏专业素养在复试也会遭遇各种麻烦。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其实就是上面已经提到的那些,去旁听一些历史学的课程(网络课程比如北大那套中国古代史)和阅读参考书目(网上诸如豆瓣之类有很多这种书单),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进而阅读各类研究专著和期刊论文。如果说你想了解什么”历史学“那么你还不妨去读读cnki上随便检索出来的硕博士论文,以了解一般人做学问是什么形态;但你要提高你的专业素养,则应该去阅读一些高水平的研究著作和一些被学界公认的经典。最终这些都是引导你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从选题、收集资料、谋篇布局乃至注释标准都是一个需要学习实践的过程),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考研时你就要选择一个相对比较专门的方向,而随着进一步深造,这个方向会越来越狭窄)。总之就是学会如何做学问,如何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专业性。有这些意识,对于专业课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问题。
说了这么多多少有些丧气的话,最后我还是想说,不管是否要选择历史学作为一门专业学习甚至是职业,学习历史学的一些思维方式和专业方法多多少少都是有益的。钱穆先生曾言:“做学问可训练做人。”不管你是否要跨专业考研(其实我觉得作为一门不为”稻粱谋“的兴趣反倒更好),都希望你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学到一些历史学的基本技艺,并一以贯之,我相信那会是受用终身的。相比于此,一个考试或一个学位反倒是次要的。
以上由启道考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