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广州美术学院的历史沿革

广州美术学院的历史沿革

广州美术学院的历史沿革

1953年秋,文化部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的宏观布局,整合中南文艺学院(湖北)、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广东)和广西艺术专科学校(广西)三地三校的美术系(科),创立了广州美术学院的初始建制——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址武昌)。国务院任命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党组书记的胡一川为校长,杨秋人、阳太阳、关山月为副校长。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南美术专科学校迁址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1970年广州美术学院、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广东舞蹈学校合并组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学院停校。

1978年广东人民艺术学院(原广州美术学院部分)复校改建为广州美术学院。

1978年广东人民艺术学院撤销。

1978年广东人民艺术学院(原广州音乐专科学校部分)改建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

1978年广东人民艺术学院(原广东舞蹈学校部分)改建为广东舞蹈学校。

1978年,学院国、油、版、雕、工艺等专业开始面向全国招收研究生。

1981年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

1986年,学院获准招收继续教育学生 。

1987年获准招收外国留学生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学生 。

1987年开始招收外国及港澳台地区学生 。

2004年,学院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基地 。

2004年9月,学院本科教育全部迁入广州大学城,从而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 。

2004年开始举办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华南地区唯一的艺术硕士(MFA)专业硕士学位培养试点单位 。

2005年获准为国家首批艺术硕士(MFA)培养试点单位 。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院先后有中国画和工业设计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雕塑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水彩画、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构成学和古典国画临摹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美术教育系被确定为国家教委(现教育部)试点单位。学科目录调整之后的2003年,美术学学科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学科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水彩画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

2010年被广东省确定为省级博士点建设单位 。

镍氢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