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氧化原理
阳极氧化是一种通过电解技术改变金属或合金制件表面性质的工艺。作为阳极的金属,如铝或其合金,会在电解液(如硫酸、铬酸、草酸等)中与电流作用,促使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薄膜。这种薄膜的厚度通常在5至20微米之间,硬质氧化膜甚至可达60至200微米,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阳极氧化处理后的金属具有显著的性能提升。它能够增强金属的硬度和耐磨性,硬度可达到250至500千克/平方毫米,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硬质氧化膜的熔点高达2320K。此外,阳极氧化膜还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承受高达2000V的击穿电压,显著提高了金属的抗腐蚀性能,即使在0.03NaCl盐雾环境中也能保持几千小时不被腐蚀。
氧化膜层内部富含微孔,这些微孔能吸附各种润滑剂,使得它特别适合用于制造发动机气缸或其他需要耐磨性的零件。阳极氧化还能使金属表面呈现出各种美观的色彩,通过膜微孔的吸附能力强的特点得以实现。实际上,包括铝、镁在内的各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都可进行阳极氧化处理。
这种方法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涵盖机械零件、飞机汽车部件、精密仪器、无线电器材、日用品和建筑装饰等多个方面,为提升产品性能和外观美观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