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淮安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开发

淮安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开发

淮安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开发

作为产业转移的集聚区、综合开发的先导区、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开发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发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吸引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比利时、新加坡和香港、台湾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区内投资兴业,2006年,世界500强台湾鸿海集团旗下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正式与我区签订投资协议,投资不少于10亿美元,计划用5年时间在淮安经济开发区建设富士康淮安科技城。2007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同比增长81.8%;实现财政收入10.4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5%和82.4%。“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城建投入5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22亿元。建成了徐杨变电站、徐杨污水处理厂、海关通关点和保税仓库,出口加工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建为国家级。在世界500强招商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引进了总投资25亿美元的富士康淮安科技城项目。又成功引进了华南玻璃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美金的纯碱及相关项目。全区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一个让客商投资放心、生活舒心、发展安心的环境初步呈现。

“十一五”期间,淮安经济开发区将按照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保持在32%以上,确保实现“五年翻两番”,早日实现“崛起苏北、超越苏中、接近苏南”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服务业,培育扶持优势产业,把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实力较强、人居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殷实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和新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