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久梦二个人经历
1884年9月16日,竹久梦二诞生于冈山县邑久郡本庄(现为邑久町佐井田),一个以乡绅家庭为背景的地方。父亲竹久菊藏是地主、议员和酿酒商,母亲须能来自染坊世家,家中还有早逝的哥哥、一位姐姐和妹妹。梦二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浸润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家庭对艺能演剧的热爱,特别是村剧社和民俗艺能活动的支持,以及母亲出色的蓝染技艺,都为他后来的艺术追求打下了基础。
1899年,茂次郎(梦二原名)从邑久高等小学毕业后,前往充满自由气息的神户,寄居在米店老板竹久才五郎家中,并进入神户中学校。然而,8个月后他选择退学,随家人迁至九州福冈县八幡,开始在制铁所担任制图笔工。1901年夏天,他得到了母亲和姐姐的资助,秘密离家前往东京求学,梦想的种子开始萌芽。
1902年,梦二遵从父亲的意愿,进入东京早稻田大学附属实业学校,成为一名工读生。尽管生活艰辛,他曾做报童、送奶工和人力车夫,同时在白马会的洋画研究所学习。他与左翼文艺社团“白桦派”关系密切,思想逐渐偏向社会主义。然而,考试落榜导致经济困难,他不得不离开学校,成为上野山清贡介绍下的教会寄宿生,接触基督教。
为了生计,梦二开始向各种刊物投稿,以“梦二”的笔名崭露头角,包括插画、诗、短歌和随笔。1905年,他的作品开始受到关注。1908年,他结婚后,成为一名非体制内的画家,专注于创作。1914年,他开设了名为“港屋”的店铺,销售自己设计的手绘明信片和小装饰品,其中以妻子为模特的画作,特别是那种大眼睛、充满哀愁的女性形象,形成了独特的“梦二式美女”,成为了他的标志性风格。
扩展资料
竹久梦二(Takehisa Yomeji)本名竹久茂次郎,有“大正浪漫的代名词”、“漂泊的抒情画家”之称的日本明治和大正时期的著名的画家、装帧设计家、诗人和歌人。他不仅打通了所谓纯艺术与设计、工艺等实用美术的边界,而且开启了东洋画坛的新时代。而他的作品也正是借助于当年始于民间和不经意的商业传播,才能够为现代设计留下不朽的业绩,时至今日依然对日本美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