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亳州可以称为药都
亳州被誉为药都的原因在于其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繁荣的药材产业。这座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城市,拥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华佗的影响推动了亳州医药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亳州已成为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清末,亳州药市已十分繁荣,药材种植广泛,成为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如今,亳州中药材种植业依然广泛,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药材产业已成为亳州的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建成了“中国药材第一市”。
河南禹州,有着“中华药城”之称,也是我国医药发祥地之一。禹州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十分悠久,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称。历史上的神医如扁鹊、张仲景、孙思邈等都在禹州行医采药、著书立说,使得禹州的医药业得到极大的发展。自唐朝开始,禹州的药市逐步形成,明朝时期已成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1996年,禹州被定为国家定点药材专业市场,新建的“中华药城”更是展现了禹州独特的药业优势。
辉县(市)拥有600年百泉药交会的历史优势和传统的生产、加工优势,每年都会举办“药交会”。百泉药材交流大会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三大药材交流大会之一。辉县药贸业发展规划目标是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药贸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并发展中药材研究开发中心,引进先进技术,开发特色中成药。
河北安国市,古称祁州,中药材交易已有千年历史,传统的中药材加工技艺精湛,被誉为“祁州四绝”,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到祁州始生香”的美誉。现在的东方药城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上市品种2000多种,年成交额38.8亿元,药材吞吐量10万吨,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全国领先。
这些药都的特色经济产业化、制药企业规模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的医药产品,正带着药都人民的挚爱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