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不断提高儿童的自我认知水平。
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才能提高自我控制的动机水平。例如,当儿童认识到欺负小朋友是不良行为时,他就会减少类似的行为;当他认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行为时,他就会更乐意帮助小伙伴。
2、在游戏中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趣味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性,比如角色扮演游戏,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过家家”,通过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各种社会职责,学**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操作各种玩具,逐渐将在趣味游戏中获得的行为规则转化为主体意识。
3、给孩子自主权和主动权。
家长往往低估计孩子的能力而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儿童就会习惯依赖于家长。如果家长对他们管束太紧,干涉太多,或者强迫他们服从自己的意志要求,又会使他们的精神负担过重,心情受到压抑,个性发展受到阻碍,潜在能力不能发挥,缺乏独立自主性。
4、从小培养自制力和毅力。
孩子的自制力薄弱,不应消极地等待它能树大自然直,而需要从小培养。首先使孩子感到家庭中是有约束力的,是不可以为所欲为的。家长对孩子不要有求必应,这样势必会造成孩子任性。因此,需防患于未然,每次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决不迁就,那么孩子就会慢慢懂得,“不合理的要求哭闹也没有用。”
5、在延迟满足中学会等待。
当孩子有些不能立即满足的欲望,过一段时间,得到实现后,就有了这样的体验,想得到的东西,等些时候会有的,于是就形成了等待的性格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