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大类、学科门类、专业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大类、学科门类、专业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大类、学科门类、专业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在教育领域,不同的术语如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大类、学科门类专业等,常常混合出现,令许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感到困惑。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些术语之间的区别,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不同级别的专业划分。

一级学科,即学科大类,是高等教育中对学科进行分类的顶层概念。例如,哲学、经济学、法学等。一级学科之下,是二级学科,它们是具体的研究领域,如经济学门类下,可以细分为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等。研究生专业通常对应于二级学科,但某些大学可能采取一级学科作为研究生招生的分类标准。

学科门类是国家层面的分类体系,我国的学科门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等14个大类(2021年新增交叉学科)。每一大类下设若干个一级学科,如理学门类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等。在文学门类中,艺术学在2011年独立成为第13大类学科。

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通常授予二级学科,这反映了大学或研究所在特定学科领域的实力。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意味着该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提供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学术路径。二级学科可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成功申请,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均可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二级学科之下,还存在“研究方向”的概念,它是基于技术专业背景的具体研究主题。研究方向通常与导师的专长相关,不同的研究方向虽然课程学习相似,但毕业论文选题和指导将有所差异。在报考时,应注意到一个专业可能包含多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的初试科目可能相同或不同,考生应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专业和本科专业并非完全对应。例如,管理科学与工程在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属于一级学科,但在本科阶段,专业表述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阶段需选择具体的专业,而研究生阶段可能有学科大类和二级学科两种选择方向。部分二级学科仅限于博士阶段选择,如045171、045172等。

以上信息来自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目录等官方资料,如需了解详细信息,可查阅相关政府网站或教育机构提供的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