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骨质结构分布
牙骨质在牙根表面的分布并不均匀,牙颈部尤为薄弱,随着由牙颈逐渐向牙根尖方向发展,其厚度逐渐增加。牙骨质呈浅黄色,其硬度低于牙本质。根据洪法廉等的研究,牙骨质的微硬度为46.5HVkg/m㎡,与牙本质的71HVkg/m㎡和牙釉质的343HVkg/m㎡形成对比。
在显微镜下观察牙骨质,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两种不同来源的胶原纤维。一种是外源性的Sharpey纤维,它们与牙根表面垂直,深入其中;另一种则是内源性纤维,由成牙骨质细胞自身产生的胶原纤维,其方向与牙根表面平行。牙骨质呈现板层状结构,分为无细胞牙骨质和有细胞牙骨质两种。无细胞牙骨质相对较薄,由钙化的细胞间质被钙化的黏合质包埋的Sharpey纤维组成,通常均匀分布在根部牙木质的表面及牙根的近牙颈部。相比之下,有细胞牙骨质稍厚且质地较软,其间质中包含大量陷窝,内含牙骨质细胞,陷窝发出放射状小管,管内充满牙骨质细胞的胞浆突。无细胞牙骨质的外层以及根尖1/3处可见分布。
牙骨质与牙釉质的交界处,即釉牙骨质界,展现出三种不同的形式:大约60%-65%的牙齿表面被牙骨质覆盖,约30%的牙齿表面为牙骨质与牙釉质端端相接,而另有5%-10%的牙齿则不形成釉牙骨质界。紧接釉牙骨质界下的牙骨质,在牙周病的发病及根面平整中扮演着特殊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