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少干计划是什么~小编整理~请各位考研人详细看~

少干计划是什么~小编整理~请各位考研人详细看~

少干计划是什么~小编整理~请各位考研人详细看~

揭秘考研新宠儿: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详解

在考研的征途中,你是否曾注意到那个独特的身影——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简称「少干计划」)?这个特殊的招生项目,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子来说,是一条通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殊通道。今天,我们就深入剖析,了解其内涵、申请条件和重要细节。

一、什么是“少干计划”:

“少干计划”是国家为了推动西部大开发,实施的一项重大教育战略,旨在培养一批扎根西部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专业人才。这个计划始于2006年,挑选211以上重点大学的生源,主要针对西部省份和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它采取定向招生、降分录取的方式,确保人才定向服务西部地区。

二、招生对象与范围:

招生对象主要为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符合条件的汉族考生,但汉族考生需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且报名时仍在该地。此外,内地西藏班、新疆班的教师、管理人员等也属于招生范畴。

三、招生名额与专业倾向:

每年,国家会为少干计划单列招生名额,总计5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0人,硕士研究生4000人。招生单位需要优先保证计划的实施,且优先向理工科和应用型专业倾斜,汉族在职考生比例不得超过10%,博士研究生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比例不得低于80%。

四、报考流程:

报考少干计划首先需要选择心仪的学校,然后通过教育部官网获取报名代码。报名过程涉及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少干报名表的提交,以及现场确认和网上报名。考试则与普通研究生统一进行,但录取政策有特殊倾斜。

五、就业协议与定向就业:

被录取的学生需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硕士生服务期限为5年,博士生为8年。成功入学后,学生将按照协议定向到西部地区或单位工作,享受中央级高校研究生的拨款政策。

六、常见问题及解答:

汉族考生同样有机会参与,但比例有限。在职考生在录取上占少数,大多数是应届生。至于就业,毕业生将按照协议定向就业,服务期满后回到原地区。

少干计划提供了一条特殊通道,但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把握住这个宝贵的机遇。它不仅是一次教育机会,更是对西部地区发展的贡献。考研路上,希望这份详细解读能帮你更好地理解并把握「少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