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充沛才能战的持久,考研期间该如何保持呢
考研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要想一直保持精力充沛,一定学会智慧的休息。
我们可以把人的精力比喻成手机电池,白天上班的时候会消耗电量,如果能在消耗的同时主动充电,就能尽可能多的保存电量,也就是在白天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时候,通过主动休息,就能保持一整天都精力旺盛。
那到底应该如何主动休息呢?先解释一下什么叫“主动休息”。主动休息就是当你感觉有点累了,就马上去休息。如果你已经累到不行了,头晕眼花,哈欠连天,只能去休息的时候你才去休息,这种就是被动休息。想保持一整天都精力旺盛,必须学会主动休息。
人和电池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如果人的电量下降了,效率也会下降,而手机只要还有电,就可以正常运行,不会因为电量的下降而效率降低。所以我们要尽量在人体精力电量满格的状态下工作,这样效率才是最好的。也就是当你感觉到自己的状态有所下降的时候,就要赶快去主动充电、休息。
关于主动休息,我总结了一句话,叫做“主动智充,保持高攻”。
什么叫做“高攻”?爱玩游戏的人可能会比较清楚,“高攻”就是在游戏中,让主角始终保持自己的攻击力是最高的。希望你在能够每天在工作、学习的时候都能达到“高攻”的状态。如果你想要保持高攻,就要让自己的精力始终保持在快满格的状态。也就是你感觉到自己的状态有所下降了,就赶快去主动充电。这就是“主动智充,保持高攻”。
另外,我还总结了一句话,叫做“主动智充,恢复轻松”。
当一个人的精力已经下降了很多,这个时候你再想充电,你就会有一种充不上电的感觉。比如一个人熬夜之后,经常是一两天都缓不过劲儿来。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今天有十格的精力电量,然后你努力工作了一个小时,下降了一格电量。这个时候如果你赶快充电,十分钟你就能充满电。可是如果你等到下降十格了才去充电,按照理论上来说,你用十个十分钟就可以充满电,但其实不对。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十个十分钟是充不满电的,甚至20个十分钟,30个十分钟,可能都无法充满电。而且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就意味着你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休息。
我们可以想一下:两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的时间,其中一个人只需要每天休息五个小时,就可以随时保持这种满格的电量,高效地工作。而另外一个人却需要休息八个小时,甚至是十个小时,才可以达到这个效果。那显然第一个人的效率是最高的。
所以总结下来,“主动智充,保持高攻”就是让你每天保持精力电池最上面两格的状态。这样你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而如果你能够“主动智充”,就会保证你休息的时间比较少,但是恢复起来还会比别人快,也就是“主动智充,恢复轻松”。
那怎么更好地休息呢?针对你的状况,我也给两个建议:
1、在学习考研资料的同时,配合适度的运动,让脑力和体力协同工作。
比如说背一小时单词了,就去做十个俯卧撑;或者做半小时数学,就去背一会儿单词。因为我们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是逻辑思维,右脑是形象思维,这就好像我们小时候上课,这节课是数学,下节课就是美术,因为数学就是左脑思维,而像美术、音乐、体育这些都属于右脑思维。如果这一天,都让你上数学课,你会受不了;如果都让你上美术课,你也会受不了。因此左脑和右脑的切换也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法。
2、学习的时候可以经常变换环境。比如说在图书馆学习一小时,就到操场或户外去背会单词,这样的环境变化会让你保持更好精力。
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在做一些不同的工作或学习时,会点燃大脑中不同的兴奋灶。
比如你在背单词时,运用的是大脑左边的兴奋灶,而你在学数学时,运用的是右边的兴奋灶,而这个时候,左边的兴奋灶就被抑制了,它的运转速度就慢下来了,实际上就是在休息了。等右边的兴奋灶累了以后,再去运用左边的兴奋灶,这样右边的兴奋灶就可以休息了。
这样看似在不停地工作,实际上是使用了一种非常高级的休息方法。就是在不同的兴奋灶和不同的工作之间来回切换,以此来保证休息。
希望我以上的回复可以帮助你,祝你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