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18年“天梯”教学,感动全中国的李桂林夫妇,如今怎样了
“教育为立国之本”
这是清代郑观应说过的一句名言。一个国家的强盛必定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所以教育在兴盛国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人才的培育自然是少不了“园丁”们对教育的辛勤付出,以自己的知识去浇灌孩子们求知的田野。
更有甚者,放弃了自己原本稳定的工作,向大山深处走去,把教育的种子带到荒野,让其生根开花。我们今天要讲到的就是在2009年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一对把知识带进大山、无私奉献的教师夫妇。
同情大山里的境遇,毅然扎根大山
李桂林于1967年出生于四川省汉源县,1990年时李桂林在汉源县一所民办学校当教师,在听闻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里停办了十几年的二坪村小学准备复课后,李桂林趁着暑假前往了二坪村观察当地的教育状况。这一趟可着实把李桂林震惊了,不仅是因为去到二坪村的道路十分艰难,更是因为二坪村当地的情况太过于落后,村子里的人生活都很困难,吃穿住都十分的简陋。
看到如此景象的李桂林十分心痛,自己就是住在大渡河的对岸,从来不知对岸边是这样的人间疾苦。所以李桂林决定在这里当起代课老师,要用教育撑起一片天,改变这里的荒凉景象。就这样,24岁的李桂林辞去原本的工作,成为了二坪村的一名教师,但是因为二坪村小学需要接受教育的孩子很多,还是需要多一位老师,于是李桂林便说服自己的妻子陆建芬同自己一起留在二坪村,而这一留就是30年。
条件艰苦,却用责任坚守“天梯”之地
一开始二坪村连一间像样的教室都没有,还是李桂林和村民一起建土墙、糊房顶才勉强收拾出一间屋子当作教室。解决了教室的问题,还有一个困扰了二坪村很久的问题,那就是二坪村地势太过于陡峭学生上下学得经过木板吊桥还得攀爬藤条做成的“天梯”,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二坪村老师们没能坚持下来的原因。但是李桂林和陆建芬没有被这些困难而打败,他们坚持每周接送村里的孩子上下学,除了教书育人,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俩还无偿购买一些药品给不便下山的相亲们。
30年的坚守,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培养了近300名学生,帮助二坪村摘掉了“文盲村”的帽子。不仅如此,李桂林陆建芬还想方设法为二坪村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募集捐款将自来水送到每家每户、在孩子们的上学路上家琪安全的便桥、帮助村民们种植作物提高收成……林桂林陆建芬夫妇是老师却不只是老师,他们用爱撑起二坪村的未来,用责任坚守二坪村的希望。
如今怎样了
二坪村有两个为村子处处着想的老师的事情传了出去,人们被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俩的事迹感动着,获得了很多像“全国模范教师”和“感动中国人物”等称号,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俩还在2009年建国60周年大庆时受邀参加了国庆观礼,社会的广泛关注也给夫妇俩带来很多下山的机会,但是夫妇俩时至今日还是坚守在大山,为着二坪村的未来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
当时上山就是为了改变这里穷苦的命运,30年过去了,二坪村的基础设施虽然有了很多变化但整体还是那样“孤独”,而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说“只要能攀上二坪一天,我们就会永远在二坪坚守。”村子已经不像30年前那样荒凉,有电了、有水了、有桥了……相信二坪村在李桂林和陆建芬的坚守下以后都能“有福了”。
小结
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俩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让我们知道在荒凉的某处有着不平凡的人去改变着落后的生活,李桂林和陆建芬参加国庆观礼时说“感觉到祖国越来越好了“,而我们何尝又没想到祖国的强盛正是因为这些肯坚守吃苦的人才不断地繁荣的呢?在贫瘠的地方无私地播种希望,这才是吾辈之楷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