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大会参会感言
参会嘉宾感言“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南京,这座充满历史和厚重感的城市,给2009年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大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会结束已快一年,每当策划某项工作时,总会想起那次大会的精彩分享和亮点,这是一次给我启示余韵悠长的会议。
青岛啤酒公司刚刚建立管理学院,带着学习、吸收的态度,我们前往各地取经。恰逢“中国企业培训发展大会”召开,众多培训专家汇聚一堂,研讨、介绍优秀经验,这对我而言,如同一场及时雨。
大会中许多专家的专题介绍给我很大启发,比如,安利中国培训学院魏英总监关于营销人员培训管理和“让学习与发展成为人们加入安利的理由”的愿景;KEYLOGIC总裁王成的“转型:企业大学的新角色”专题研究报告;华润集团培训总监郝聚民对华润行动学习的精彩剖析;原3M中国亚太区经理顾增旺对3M的领导力培训与开发的系统介绍,这些优秀的案例为管理学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思路。
青岛啤酒管理学院已经成立1岁半,各项体系建设基本成型,所做工作得到领导和学员的一致认可。在进行总结回顾时,想起了在成长路上帮助和启迪我们的老师,借此机会,向伴随我们成长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
脑海中浮现“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话,愿《培训》杂志越办越好,感谢提供交流、共享的平台。
——青岛啤酒管理学院教务长
“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在2008年突发经济危机背景下,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培训》杂志社举办的“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大会”如期举行。带着问题前往,报到时发现人数众多,为避免座位被占,我们每天都早早赶到会场。与会者的学习热情超乎想象,一路只顾交流而无暇顾及风景,至今仍让我记忆深刻。
自助餐式的大会组织方式,赋予与会者自主选择权。每场演讲嘉宾的实战经验分享,都让我产生“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的顿悟。
《学习路径图:组织学习的规划与实施》让我明白培训为何难以落地,明白了培训作用和效益的量化问题,接受了“70-20-10”培训模式的新角度。
《华润行动学习实践和探索》让我对工作更加胸有成竹,认识到培训应围绕业务开展的重要性,培训是管理工具之一,华润成功案例为我提供了从培训通往业务的桥梁。
传化的培训审计理念、三星的中干培训理念等经验,给予我很大的启迪和帮助。
——张昌健,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主任
“大会让我受益匪浅”
参加过许多培训会,但《培训》杂志社举办的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大会让我受益匪浅。大会不仅从人力资源发展趋势、观念、思想等方面提供极大启发,还从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工具上帮助培训管理者有效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具有指导性、超前性和实用性。通过大会,我了解了最新的培训动态、前沿课程和优质资源,帮助企业提升培训与管理水平。《培训》杂志举办的大会,无疑是专业培训与人力资源的盛会!
——陈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处处长
“印象最深刻的分享”
从事培训和员工发展工作的人,乐于分享,分享意味着获得、贡献与快乐。因工作关系参加研讨、论坛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培训》杂志举办的“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大会”。大会没有繁琐开幕式,日程紧凑,每位嘉宾紧扣主题,贡献丰富内容。讨论激烈,给人深刻、充实的印象。
大会涉及当前所需解决的领导力挑战、企业国际化、人力资源机制与活力、员工敬业度等话题,新想法和新思路反映了人力资源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同时,汇聚中国培训业最新资讯,开启机遇之门。
感谢培训与发展大会,它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同行分享的真知灼见,碰撞智慧火花,带来更多的启迪与思考。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与员工发展中心经理
“‘道’:源自百家之争鸣”
《培训》杂志主办的“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大会”已举办多届,其影响深远,“道”是大会精髓。道包含四个层面:过程、本原、规律、法则。大会致力于探索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的本原,不断探索规律与法则,是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之道的集中体现与展示。
大会展示了国内一批优秀企业培训与发展的成功经验,涉及众多专业领域,扮演着探索者与引领者的角色。它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学习交流平台,见证了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的进步与成熟,从单个企业成功经验到面向社会的全面推广,从管理模式单一到实现创新,凝聚了专业素养与才智,是企业发展所需财富。
大会任务艰巨,探索之路漫长,需要更多前瞻性与指导意义的实践与经验。期望大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倡百家争鸣,实现成功之道。企业培训与发展,需要宝贵经验,更需探索背后之道,这需不同声音与观念的对话与撞击,让更多有识之士发表见解,实现这一目标。
——王伟,原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联芯科技有限公司培训经理
“大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9年,我和团队参加了新华日报社《培训》杂志举办的2009(第五届)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大会,加深了对杂志的了解,并留下深刻印象。对于从事培训工作的培训管理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杂志。
《培训》杂志作为中国第一本培训实战期刊,以“将知识转化为价值”为宗旨,与国内外多所著名学院、行业建立紧密合作,推动企业竞争力提升。杂志风格人性化,及时报道学习与培训实践,汇集权威资讯和培训资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王京京,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教育处
“大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连续多次参加《培训》杂志的大会,每次都有新收获。我们与《培训》杂志大会的合作,是深层次、全方位式的合作。不仅预定展位,还作为协办方,享受大会各种权利。作为HR服务机构,我们分享近千家企业客户资料,通过现场展示、演示、宣讲,实施许多项目。
我们愿意与《培训》杂志长期合作,这是一个投资少、收益大的平台。
——用友集团
“培训,贵在坚持”
中国的培训现状是鱼龙混杂,培训质量与效果参差不齐,人们对培训的认知各不相同。但无法否认,企业和员工需要好的培训,优秀企业渴望好的培训。
许多长寿、优秀企业,如通用电气、摩托罗拉、西门子、麦当劳,培训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培训要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形成体系,持之以恒,融入企业文化。培训精彩一时容易,让培训文化在企业扎根壮大,非易事。中国企业对培训急功近利现象严重,贵在坚持同样适用于培训。
我的事业和生活深受培训之益,从提供的培训服务中看到了培训的价值。培训是我人生中欲罢不能的使命,《培训》杂志成为我志同道合的人生伙伴。我关注她的成长,欣喜其成熟,赞叹其坚持。
《培训》杂志为中国企业提供传播、分享关乎企业发展的真知灼见的平台。这一平台不仅体现在紧密联系实际的文章,还体现在每年举办的“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大会”。我参与过上海举办的两届大会,对规模与质量印象深刻,预感该大会将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一大盛会,为能为这样的活动出力感到高兴。
欣闻2010大会将在北京举行,我衷心祝愿大会为《培训》杂志翻开新篇章,树立新丰碑,成为2010中国企业界的一大盛事。我也希望再次为大会贡献绵薄之力!
《培训》帮助中国企业坚持培训!
——李家强,IBM人力资本管理专家顾问,原柯达(中国)学习发展总监
“感谢《培训》杂志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