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生产运营管理中节拍时间代表什么意思

生产运营管理中节拍时间代表什么意思

生产运营管理中节拍时间代表什么意思

1. Takt Time,或称生产节拍、客户需求周期或产距时间,表示的是在特定时间周期内,有效生产时间与客户需求量的比例,这一概念反映了市场对产品的基本需求节奏。

2. 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飞机制造业,Takt Time被视为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Takt Time(节拍时间)这个词来源于德语,意味着像节拍器一样精确的时间间隔,最初用于描述飞机移动到下一生产位置的时间间隔。

3. 自20世纪50年代起,Takt Time开始广泛应用于丰田公司,并在60年代末推广至其所有供应商。丰田公司通常会每月审查节拍时间,并每10天进行一次调整检查。

4. 在造船行业,节拍时间被用来指导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生产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生产环节之间建立内部市场链,每个工艺阶段对上一阶段而言是客户,对下一阶段则是供应商。

5. 以造船为例,假设一年内订单量为12艘船,3个船台,则每个船台平均需负责4艘船。如果生产周期为12个月,那么每个船台的节拍时间为12个月除以4艘船,即3个月。这意味着船台需要每3个月下水一艘船,相应的船体和舾装部分必须在3个月内达到既定的技术完成度。

6. 一旦船台的节拍时间确定,之前所有生产阶段的基准节拍也随之确定。所有生产阶段,包括船台后的各阶段,都必须遵循这一节拍来安排各自的生产节奏,以保证整个造船生产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7. 例如,船体分段的吊装节拍应基于船台节拍来确定。如果分段需要在下水前一个月全部吊装完毕,而全船共有120个分段,那么分段的吊装节拍为每周7天、每天7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完成120个分段的吊装,即每小时3.5个分段。

8. 类似地,总段组装、分段预装、制作等后续阶段的节拍也可以通过类似方法计算得出,确保每个阶段的生产效率和节拍时间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