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烤面筋,做烤饼摆地摊的人都在哪里学的手艺
本来子女是让她进城享清福,结果因不甘清闲,没有受过一天美术教育的她自学起了捏面人。虽然年过7旬,手脚不是太灵活,但是经过近一个月的自学后,捏出的花、鸟和各种动画造型栩栩如生。为了展示自己的手艺,老人还走上了街头摆摊,边捏边销售,多的时候一天可以销售到二三百元。
老人叫张启英,今年73岁,是安徽临泉县农民。问起她学习捏面人的经历时,老人说,今年夏天,她在街上看到别人拿着一个捏好的面人,感觉很有意思。回家后,就开始在家里练起了手。在上海工作的女儿知道后,特意给她寄来了捏面人用的材料。从此,老人在家里看着什么捏什么,最后还把书本上和电视剧里的人和动物当作模特进行练习。图为12月30日,张启英老人在安徽阜阳城区人民路旁的街边摆摊捏面人。
据张阿姨介绍,在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为了挣养家,从10来岁开始,就和母亲一起学扎花手艺。“后来,我还学过裁布料,做衣服。我没有上过学,也没有学过什么技术,但是天生喜爱琢磨。平时不管别人做什么,只要能看上半天,回去就能琢磨着做出个大概来。”
据了解,老人共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如今,三个子女都已经成家,并常年在上海等地工作或做生意。几年前,为了让劳累大半生的老人享受清福,儿子便把她从农村的家里接到了阜阳城区生活。
“儿子和媳妇都是常年在外做生意,两个孙女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做。”老人说,来城里住进高楼后,感觉没有在农村老家自由了。“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在家里,每天不是呆在家里看看电视,就是到社区的广场上看老年人打扑克,跳广场舞什么的。”
老人说,有几次,她提出要回农村老家去生活,可是子女们考虑到她回去后生活不方便,怎么也不肯让她回去。无奈之下,老人便开始想着如何给找点事做,让自己每天生活的不寂寞。图为12月30日,张启英老人在安徽阜阳市区人民路旁的街边摆摊捏面人的情景。
今年夏天,一个偶然机会,她看到民间艺人捏的面人作品后,从此,对捏面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图为12月30日,张启英老人在安徽阜阳市区人民路旁的街边摆摊,向行人展示自己捏的面人。
“我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会了捏面人的基本手法,什么花、鸟和动物,就是人像我也会捏。”老人说,简单的面人作品,一般二十多分钟就可以捏好,复杂的一点的要一个多小时。“捏面人主要的就是图个开心快乐。别人一个卖十多块钱,也有卖二十块钱的,我的一个就只卖十块钱。”
由于买面人的多是年轻人和孩子,他们都喜欢用手机微信或支付宝扫码付钱。为此,老人还特意让女儿给她也做了一个微信和支付宝收款二维码,每天摆摊时便把这两种收款二维码挂在架子上。老人笑着说,人老了,可是咱的思想得跟上潮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