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的笔画
英的笔画8。
英字的笔顺:横、竖、竖、竖、横折、横、撇、捺。
英,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yīng,此字最早见于战国篆书,本义是指花,又可指才能出众、杰出的人物。
康熙字典
yīng《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於惊切。音瑛。《尔雅·释木》:华而不实者谓之英。《诗·郑风》:有女同车,颜如舜英。注:英,犹华也。
又木名。《尔雅·释木》:权,黄英。
又叶亦谓之英。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溪丛语》:《宋书·符瑞志》沈约云:英,叶也。《离骚》餐落英,言食秋菊之叶也。据《玉函方》甘菊三月上寅采叶,名曰玉英,是英亦谓之叶也。
又《礼·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注:倍曰俊,千人曰英。《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
又《博雅》:美也。《晋书·荀闓传》:京师语曰:洛中英英荀道明。
又《尔雅·释山》再成,英。疏:山形两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县,盖取此名也。
又琼英,美石似玉者。《诗·齐风》:尚之以琼英乎而。《水经注》:孙盛《魏春秋》曰:文帝愈增崇宫殿,取白石英及紫石英。
又英英,云貌。《诗·小雅》: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又《诗·小雅》:二矛重英。注:以羽饰矛。《鲁颂》:朱英绿縢。疏:盖丝纒而朱染之。
又乐名。《前汉·礼乐志》:帝喾作《五英》。英,华茂也。
又国名。《史记·陈杞世家》:臯陶之後,或封英、六。《楚世家》注:英国在淮南,盖蓼国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英氏,以国为氏,汉有九江王英布。
又於䖍切,音阏。班固《西京赋》:翡翠、火齐,流耀含英。县黎、垂棘,夜光在焉。
yāng又《唐韵古音》于良切。读央。屈原《九歌》: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毛诗本音》:舜英、重英、琼英、美如英,俱叶韵读央。《管子·地员篇》:五色杂英,各有异章。《集韵》:英,稻初生未移者。亦读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