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原糖原的分解
糖原的分解过程与合成并非简单的逆反应,它涉及到一系列独特的酶作用。首先,分解步骤从糖原的一个糖基开始,通过磷酸葡萄糖变位酶作用,逐渐转变成单个葡萄糖分子。然而,磷酸化酶的作用有其特定性,它仅作用于糖原上的α(1→4)糖苷键,当糖基位置距α(1→6)糖苷键还有4个残基时,其作用停止。这时,就需要脱枝酶的介入来继续分解糖原,使其完全转化为葡萄糖。
脱枝酶是一种多功能酶,它包含两个关键功能。首先,它作为4-α-葡聚糖基转移酶,将糖原上四聚糖分支链上的三聚糖基转移至酶蛋白,然后与糖原分子末端的4-羟基葡萄糖残基形成α(1→4)糖苷键,这样直链会增加3个葡萄糖单位(参见图5-6)。而在α(1→6)分支处,脱枝酶的第二个功能——1,6-葡萄糖苷酶活性,会催化这剩余的葡萄糖基脱离,释放出游离的葡萄糖。
整个糖原分解的过程中,磷酸化酶与脱枝酶协同作用,通过反复步骤,实现了糖原的彻底磷酸化和水解。这个过程在图1和图2中详细展示了糖原分解的步骤和机制。
扩展资料
糖原(glycogen)(C6H10O5)n又称肝糖,动物淀粉,由葡萄糖结合而成的支链多糖,其糖苷链为α型。动物的贮备多糖。哺乳动物体内,糖原主要存在于骨骼肌(约占整个身体的糖原的2/3)和肝脏(约占1/3)中,其他大部分组织中,如心肌、肾脏、脑等,也含有少量糖原。低等动物和某些微生物(如:真菌、酵母)中,也含有糖原或糖原类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