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假结核病诊断

假结核病诊断

假结核病诊断

在病患生前,临床症状和脓肿破裂后排出的淡黄绿色脓液是初步诊断的重要依据。这些脓液如果在涂片染色镜检中显示为革兰氏阳性,且抗酸染色为阳性,呈现出多形性特征,可能提示假结核棒状杆菌的存在。为进一步确认诊断,可能需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程序。

在鉴别诊断过程中,假结核棒状杆菌需要与放线菌病和结核病区分开。放线菌病的脓液中可见“硫磺颗粒”,而结核病灶内的抗酸菌是其特征之一。此外,还需警惕与其它棒状杆菌种类,如化脓棒状杆菌等的混淆,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特征,但具体鉴别需通过细致的实验室检验。

因此,假结核病的诊断过程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确保得出准确的结论。这是一项细致而严谨的工作,需要专业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完成。

扩展资料

假结核病是由假结核棒状杆菌感染而引起羊的一种化脓性淋巴结炎,由于眼观上与结核病结节相似,故称假(伪)结核病。有时脓肿也见于肺、肝、脾和子宫角等脏器,因脓汁如干酪,故又称干酪样淋巴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