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化时代下怎样提高文学作品的深刻性
泛娱乐化的时代,我们看到的作品,开始慢慢偏向于“爽文”以及很多带有离谱剧情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就是看个乐,看完之后索然无味。
想要提高文学作品的深刻性,个人感觉主要需要从三个方面下手:让作品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并且需要升华主题:
源于生活::
本人比较喜欢看一些文学作品,但是看现代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已经远远脱离了生活,比如一些热门的都市文学,里面都有很多离谱的剧情,丑小鸭变天鹅只是少数,但是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会带有这样的剧情,这些文章也只是偏向娱乐性,并不会形成深刻的主题。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活着》、《朝花夕拾》等文学作品,阅读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人性,感受到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产生共鸣。
高于生活::
如果文学作品只是单纯地描述生活,或许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但是读者也会感受到生活的单调和乏味,因此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学作品,还需要高于生活。
很多经典、引人深思的文学作品,都会有矛盾的突出和激化。比如阅读《活着》,我们就会感受到生活欢乐和痛苦,同时也会感受到生活对富贵的折磨,富贵所经历的,是一种夸张的生活,但是我们却感到十分真实。
升华主题::
升华主题,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最难的部分,这一部分一般出现在结尾,而无论是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甚至是动漫作品,结尾都是最难的地方。
一个闭合的结局,或许能够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在心中不断思考,走不出作品带来的震撼;一个开放的结局,或许会让人引发大量的联想,让每一个读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结局。
相信大家都曾经经历过,在看完一本文学作品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从故事中走出来,这些作品,就是具有深刻性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