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为什么以清华作为标准
清华大学在绩效排名中居首,这并非偶然。其“3年整体投入综合得分”与“3年整体产出综合得分”均为“1”,成为“标准”。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清华大学在采样过程中,其投入和产出的绝对值都排第一。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以此为标准,计算各学校的综合得分。具体来说,运用“产出/投入”数学模型计算绩效。分别算出高校n年产出以及投入综合指标得分的算术平均值,代入“产出/投入”模型所得比值即为高校n年的绩效得分。
比如,浙江大学2006年至2008年整体投入综合得分为0.84424,产出综合得分为0.58412,代入比值后为0.69189,绩效排序为9。由此可见,清华大学的绩效评价结果并非偶然,而是其投入和产出绝对值在国际标准下得到的合理体现。
袁振国解释,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评估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效率和效果。通过对比不同学校之间的投入和产出,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在各自领域内的贡献程度,从而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管理。
总的来说,清华大学的绩效评价结果成为标准的原因,就在于其在投入和产出上的绝对优势。这也提醒其他高校,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投入产出比的优化,以提高自身的绩效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