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有什么是你考研前不信,考研后确深信不疑的事

有什么是你考研前不信,考研后确深信不疑的事

有什么是你考研前不信,考研后确深信不疑的事

一:选择有的时候真的比努力重要。

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没考研之前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考完研之后我发现努力有时候真的比不上选择,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转变是因为各个考研院校的报录比存在着太大的差异了,就拿西部和东部实力差不多的两所211学校来说,同一个专业的报录比西部会远远低于东部。而低报录比低意味着你花80%的努力就可以上,反观另一个你付出全部的努力都不一定能够进入复试的门槛,所以同样是考211,不如把目光放在那些西部的院校。二:分数抹平不了高考的差距。

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的身边就充斥着各种高考命运决定论的言论,简单的来说就是那些高考考得好的学子,他们会有更好的学习平台,而且日后会一定比我们这些双非学子发展的更好,同时人家考研的时候还会自带天然的学校优势,更容易被录取。刚开始我对这种言论是嗤之以鼻的,我自认为只要我付出比他们更多的努力,我就一定可以超越他们,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我取得了不错的初试考研成绩,本以为只要复试正常发挥,上岸应该不是问题,可是最后的结局却狠狠的打了我的脸,面试官更中意的是那些出身211和985的考生,在录取人数不多的情况下,我们这些双非只有打酱油的命。

三:考研并不是感动自己的过程。

看过身边太多考研失败的例子以及自己考研失败的亲身经历,让我认识到考研并不是你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就可以的,也不是你有了计划之后每天按部就班的完成就能够考上的,这是一个追寻知识最大摄入和最大输出的过程。所以那些在考研路上不停感动自己的学子趁早醒醒吧,不要以为你每天学习12个小时,然后早出晚归,你就可以拥有很好的结果,这只是别人眼里的努力”,跟你最后的成绩完全画不上等号。

四:目标定得越高,最后会摔得越惨。

很多人在刚开始决定考研的时候,会给自己定一个非常高的目标,也根本看不起那些所谓的双非双一流考研院校,甚至有一些人是非985不考,而我就是那个非985不考的憨憨”。考研之前我觉得凭我的努力和天赋考一个985那不是手到擒来,于是就这样自动忽略了985以下的所有院校。当然最后我的初试成绩也不差,只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985院校的复试规则竟然如此的不同,像我考的那所,它复试的占比会比初试更大,同时本科院校也在评选范围内,所以在这一系列操作下,我就不占有什么优势了,最后不得不体验了一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