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安的近代历史
椒江南岸僻为通商口岸后,海门港开始活跃,成为交通经济中心,章安也持续它的经济中心地位。清至民国,章安经济繁荣,店铺各行各业一应俱全,西医、典当、南北货、百货、酿造、染坊、竹木柴炭、米业六陈、铜锡铁匠、蔬菜、瓜果、水产、饭铺、客栈等,其间还依稀隐露老字号的匾字招牌,人丁兴旺,商贾云集。古街东西走向长约660米,仅宽约3米。街内有三祠(叶、卢、林宗祠)、二阁(文昌阁)、二庙(东岳庙、祠山庙)、一桥(章安桥),先有洪、童、林,后有卢、叶、乔、章等姓氏聚居繁衍。清至民国的商铺店号林立,桥西街有张鼎丰南北货、叶义大染坊、福星医院、公济医院、王同德南北货、永成百货、五州药房分销处;桥东街有方隆盛、方万盛、丁春生、同仁春、方亦仁诸药号、南北货方鼎盛;糕点有张鼎丰、卢聚元、益生、叶顺利、卢福记;百货有叶宰登、池锦春、叶合利;杂货有叶元亨;典当有黄裕泰;染坊有余永丰、余永盛;酒坊有卢阜昌、卢聚元、李福兴,还有卢庆祥号时样首饰、崔源丰等商家店号和百年老字号,也保留着当年的兴盛气息。今老街内有清嘉庆十一年(1806)的“方万盛”药号,“余永盛”染坊旧址。乾隆十二年(1747),洪氏孝节门坊;咸丰二年(1852)祠山庙;光绪二十四年(1898)叶绳武的书回浦闸;同治十年(1871)进土蔡殿魁故居蔡家里;道光二十一年(1841)叶氏宗祠;光绪二十六年(1906)的鳌峰闸;乾隆五十四年(1789)章安桥等古迹。走进章安老街,亲身体味喧嚣中的宁静,感受城市曾经的兴衰与繁荣,漫长历史岁月,匆匆流逝,章安当年的风光早已不在,而漫步街巷中,一些留存下来的建筑和文字还能让人深刻感受古街当年的风韵,但章安古老的文化遗留史迹,人文景观,无不展示古郡光辉历史的一页章安街道地处台州市椒江区北岸,东邻前所街道,南与椒江城区隔江相望,西与临海市涌泉镇相接,北接临海市杜桥镇,街道办事处驻地华景村,距区政府驻地5公里。全街道下辖40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地域面积62.9平方公里,人口7.8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椒江大桥横跨南北,省道“83”线穿境而过,75省道复线即将动工兴建,规划中的台缙高速公路东延段的入口处,是椒江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街道。章安历史悠久,东汉时由回浦改为章安,东汉至唐朝一直是台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朝改为保乐乡,清代设浦章镇,民国时称章安乡,建国后建区属临海县,1984年改设椒江市章安区,1992年并梓林、杨司两乡入章安镇,2001年和黄礁乡合并成为章安街道。而成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以古郡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旅游资源,充分显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