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操行评定等级与大学录取有关吗
二者无关
影响录取的因素除成绩外还有:
首先是各高校的招生政策细节。譬如我省八所自主招生院校规定,考生如果不在A志愿院校中填写该高校,考生将不能享受自主录取优惠政策。这还包括我省的招生政策、招生院校、招生计划等硬性信息。
其次是招生政策中的政策性降分也可能影响考生录取。我省规定,某高校有选考科目要求,在录取时如果某专业在投档线上按选考科目录取生源不足,且无法按选考科目调剂录取,可在省控线上按所需选考科目要求投档,该高校按选考科目顺延录取,各科目录取最低分差距在30分以内;直至调整该专业招生计划。此外,高校使用预留计划进行选择性招生时,同样会出现降分录取的情况。这些也会影响到考生的录取。
第三,虽然今年仍是见分填报志愿,但考生要尽可能了解自己的分数在全省处于什么位次,知晓招生院校近几年的生源和录取情况。特别是省内热点高校,尽管投放江苏的招生指标较多,但考生追逐的热度也很高,所以考生一定要了解相对于所要报考的院校,自己处于什么分数段位,做到填报时心中有数。最有效的办法是跟相关高校联系,请该校专家帮助考生做出判断。南航有关人士就提醒说,根据往年情况,全省前12000名的考生填报该校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第四,招生院校的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培养特色和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也是考生需要关注的。因为这涉及到考生进校后的培养和今后的出路。因此,考生填报时既要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要有利于考生个人的就业和发展,就业率在这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第五,考生自身的因素也影响志愿填报和录取。譬如考生的兴趣和能力。高校有关人士建议,考生尽量不要填报自己不感兴趣的或能力倾向不宜从事的专业。虽然高校也提供了很多转专业的机会,但并不是所有考生都能成功转专业的。还有就是考生的身体状况。填报志愿前,一定要结合体检结论来选报院校和专业。譬如大多数军事院校、医学院校都对考生身体条件有要求,还设定因某项条件不合格而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考生不宜选报、不宜就读的专业,这些,考生一般不要填报。
第六,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也是考生在选择填报志愿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考生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通常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学费和消费较高;独立学院按办学成本收费。虽然现在高校都有助学政策,但对于家境较困难的考生来说还是应该注意的。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志愿扎堆”。有关专家表示,实行平行志愿并不能消除志愿扎堆的现象。他们预计,大多数考生可能会在B志愿中被录取。因为A志愿通常是考生拿来“碰运气冲的”,而B志愿就是比较保险的,C志愿则是保底的。所以不排除A或B志愿出现扎堆的现象。因此,考生在选择时,要注意区分院校之间的梯度,减小自己落榜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