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东北二人转的基本特点

东北二人转的基本特点

东北二人转的基本特点

东北二人转的基本特点: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有\"唱大车店\"、\"唱秧歌会\"、\"唱茶社\"、\"唱屯场\"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演出方式是\"唱屯场\"。每年秋后三大时节,挂锄,冬闲,都有\"唱屯场\",通常按以下顺序表演:

1、\"打通\":指秧歌锣鼓的头鼓,二鼓,三鼓来招引观众。

2、\"三场舞\":丑角上场喊\"要想卖,头朝外,船家打浆划过来\",以此引旦角上场,两人共舞\"三场舞\"。

3、\"喊诗头\":\"三场舞\"后,旦角下场,丑角\"起霸\"接\"喊诗头\"。\"诗头\"类似戏曲的\"自报家门\"或\"定场诗\",多数\"诗头\"与正剧无关,只是为了静场。

4、\"说口\":旦角上场,与丑角\"说口\"。\"说口\"可分为零口、定口和套口。\"零口\"是演员见景生情,逢场做戏,现编现说的口语;\"定口\"是与剧情紧密相关的念白,包括交代情节,人物对话;\"套口\"多为与剧情无关联的民间故事及笑话。

5、\"唱小帽\":这是正文前唱的民间小调。

6、\"唱正文\":演员用唱、说、做、舞等各种手段来演示剧情。

扩展资料:

1、二人转音乐以九腔十八调七十嗨嗨之称,其主要腔调有“胡胡腔”、“柳子腔”、“嗨嗨腔”、“二窝子腔”、“迷子腔”、“喝喝腔”、“茉莉花调”、“铺地锦调”、“鸳鸯扣”、“小拜年”;

“茨儿山”、“叫五更”、“文嗨嗨”、“武嗨嗨”、“十三嗨”、“喇叭牌子”、“句句双”、“五匹马”、“满堂红”、“柳青娘”、“红柳子”、“三节板”、“穷棒子调”、“四平调”、“大悲调”、“小悲调”等。

2、二人转的演唱形式多样,有分段轮唱、分句,化唱、一句分唱、接唱、对唱、帮唱、一人帮唱、众人帮唱等。 二人转包括“双玩意儿”(或“双调”、“对口”)、“单出头”、“拉场戏”等表演形式。

常演节目有《打鸟》、《卖线》、《阴功报》、《古城》、《蓝桥》、 《西厢》 、《坝桥》、《双锁山》、《华容道》、《游宫》、《报号》、《赔妹》、《盘道》、《禅鱼寺》、《杨八姐游春》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二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