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ab线如何划分
A、B段是如何划分的?解析高考志愿“术语”7月7日起,我省本科第一批A段院校将开始填报志愿。不过,对于“AB段”、“大小年”等填报志愿“术语”,不少考生和家长仍是一头雾水。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老师,希望考生从中了解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一些规律和环节,圆了心仪的大学梦。术语之一:A、B段名词解释:为确保高分考生少落选,我省把进入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按分数高低分为A、B两段,即高分段与低分段。高分段考生有资格先从本科一批所有学校中选报3所学校参加A段录取。A段落选考生,还可以和低分段的考生一起从本科第一批剩余招生计划的学校中选报5所学校再参加B段的录取。有些考生和家长有疑问,A段高校和B段高校是谁来划分的,前者一定比后者实力强吗?海师附中高级教师郑由禄表示,国家只规定学校的一本、二本、专科,对本科第一批是不分A、B段的。A段的高分考生有资格先填报3所院校,而他们一般都会选择进入国家“211”、“985”工程的名校,所以A段院校也以这些重点大学为主。不过,不排除有些好学校A段生源招不满,这时它们的部分招生指标会转到B段,B段考生也有资格填报这些学校。学校的A、B段不是绝对的,而高分考生有更大的选择机会,因此最好在第一志愿不要“低就”,不妨冒点风险报自己中意的学校。如果掉在B档,也有更多机会选择实力不错,在A段没招满的其他学校。术语之二:大小年名词解释:在高校招生过程中,部分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不稳定,有的年份高,有的年份低。人们把分数线高的年称之为“大年”,低的一年称为“小年”。不少考生都有这样的疑问,是否前一年是“小年”,就意味着这个学校录取分不高,可以放心填报了呢?海师附中教务科科长、高级教师杨世才认为,学校的“大小年”现象都有一定的延续性,一般不会出现年年起伏不断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部分学校仍容易出现大小年交替现象。对此,考生仍需要综合考虑。不过,一般来说像清华、北大这类录取分数线很高的学校,很少存在大小年现象。本地区(省市),由于录取人数一般都很多,报考的考生比较稳定,录取分数线也很少有大的起伏。而外地的学校一般录取人数都不多,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术语之三:梯度名词解释:院校之间的“梯度”,一般是指学校录取分数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由学校的办学实力、知名度、招生计划数、学校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往往没有客观标准。海南的高考志愿分6个批次7个时段填报,志愿表上可填报的学校达20多个。但实际上因为有些学校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第二、三志愿根本没有机会出档,所以真正能够起作用的只有少数几所学校。一般来讲,不宜把办学实力、知名度、热门程度相当,且同处一地的学校填报在同一批次,高分考生可按照学校梯度,从高到低填学校志愿。不过,海南中学教务科副主任云建海表示,本科A段高分考生选择范围较宽松,有一种填报方法是:第一志愿照分数实力报;第二志愿冒险报高于自身实力,但第一志愿可能由于考生不敢报而缺档的高校;第三志愿则是保底填报,挑最保险的学校。这种方法有时能在第二志愿撞上好运气。不过,对于分数刚好压线的考生来说,没有形成梯度的分数优势,云老师建议把本批录取分数较低的学校放在第一志愿,争取一下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