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4017户企业为什么被列入“黑名单”
近日,记者从青海省工商局获悉,截至6月30日,我省2016年度应报公示企业67077户(不含注销504户),实际年报公示63060户,公示率为94.0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
在年报的最后阶段,为督促企业尽快参加年报,省工商局每隔3天就通过手机短信向未参加年报的企业负责人和联络员发布年报提醒,先后发送短信提示60万条,但仍有4017户企业未参加年报。这当中正在办理注销登记的有14户,明确放弃年报的57户,失联企业3946户,全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进入“黑名单”后,企业当事人可申请移出,工商执法人员将依法核查,即使被移出“黑名单”,其“黑历史”依然在网上可查询到。
这些存在经营异常和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劣迹”企业老板,将受到多部门的联合惩戒。如限制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限制担任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限制融资授信,限制部分高消费行为,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限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限制参与工程招投标,限制成为海关认证企业,限制证券期货市场部分经营行为,禁止受让费公路权益,限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限制取得政府资金支持,限制企业债券发行,限制取得生产许可,列入检验检疫失信企业,限制获得相关荣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