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VEFLOW微流控系统在病原微生物核酸快速提取及其微流控进展
分子钙钛矿含能材料(DAP-4)因其独特性质,吸引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其流散性差且机械感度高,这对其应用构成了挑战。因此,通过黏结剂将药物颗粒进行球形化造粒,成为实现DAP-4 降感的关键技术。常见的球形化造粒方法包括静电喷雾法、乳液蒸发法、水悬浮法以及elveflow微流控技术等。
elveflow微流控技术近年来在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其设备小型化、试剂消耗低以及精确调控等优势明显。例如,韩瑞山等人采用十字聚焦型微流控芯片制备了HNS微球,并对其点火阈值、热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朱朋通过自行设计的微孔阵列芯片,实现了延期药(B/BaCrO4)微球的制备,显著提高了延期精度。中北大学周近强和刘意分别采用相同技术制备了窄粒径分布的TATB基复合微球以及保持CL-20晶型的HNS/CL-20复合微球。此外,时嘉辉、张东旭等通过改进液滴微流控平台,成功制备了一系列高球形度、粒径分布窄、分散性好的多组分含能复合微球。这些研究表明,液滴微流控技术在制备球形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尽管如此,目前针对DAP-4的球形化造粒应用elveflow微流控技术的研究还较少。
针对硝化纤维素(NC)和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的复合材料,本研究采用同轴型液滴elveflow微流控技术,以NC/GAP为复合黏结剂,成功制备了DAP-4基复合微球。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黏结剂的比例,对微球的形貌、流散性、热性能、燃烧行为以及机械感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GAP比例的增加,微球的球形度逐渐改善。在GAP和NC的比例为4:1时,所制备的微球(GN41)球形度最佳。同时,微球的热分解峰温略有提前,表明GAP和NC的提前分解导致内部热累积。此外,微球的自然堆积休止角降低了18°和4°,显著提高了DAP-4的流散性,有利于装药性能的提升。燃烧实验显示,与DAP-4相比,微球的燃烧时间有轻微延长,且在机械感度方面,微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提升了DAP-4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