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踩着录取线进,服从调剂,结果会是什么

踩着录取线进,服从调剂,结果会是什么

踩着录取线进,服从调剂,结果会是什么

踩着分数线进,并且服从调剂,很大的概率就是被录取。这种情况,是值得冲一下。特别是文科专业。报志愿通常来说,理科看专业,文科看学校排名。我们以文科为例,志愿报考一般分为冲一下、稳一下、保一下。冲一下就是按照自己成绩在全省排名,以此为基础增加多少名的前提下报院校。

但是一定要看该院校三年的成绩,一定要在范围之内填报。三年之内,有一年或两年自己的排名在这个范围之内,不可以冲得过高。现在发现很多考生在报考的时候,胡冲乱冲。三年之内,没有一年能符合范围,仍然还要冲。那么这个志愿基本上就是浪费了。稳一下就是自己的排名,能够稳妥的进某一个学校,进到自己心仪的专业,同样以三年为基础。

这种是比较理想,但同时,这种有可能会比自己想进的学校录取最低分数要多很多,几十分也是有的。保一下就是保底志愿,前几个志愿,一旦发生什么意外这个志愿一定要保住,必须要能上到的大学。这种志愿通常来说也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但是缺点是学校可能和自己想象的有差距。和前几个志愿的分数也应该拉开差距。而且是合理的差距。

我们这个问题问的是踩着分数线进,这种就相当冲一冲,而且还算是冲的比较成功的那种,如果是文科院校,这种是比较理想。凡是冲的学校基本上都是你自己的成绩所达到的最好的。特别是能冲上985、211这种就更厉害了。文科专业基本都差不多,但是学校的牌子和名气就差的太多。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踩着线进也要进。去了之后你就会发现利大于弊。不要担心调剂到什么冷门专业,因为上了大学之后,有两次改专业的机会,最后考研的时候还有一次跨专业的机会。况且,即使不是这一种踩线进的学校,有很多学生报志愿高于分数线很多的时候,也有专业并不理想的情况。因为按照目前的报志愿方式,必须选择调剂。

那么,院校就会根据所报考进行调剂,调剂的专业不一定是学生喜欢。我见过很多什么中山大学、理工类大学的学生高出录取分数线很多仍然被调剂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种上大学之后就可以转专业。通常来说,大一大二都给两次转专业的机会,前提条件是自己的成绩要好,根据学校的要求提出申请,审核甚至有的通过考试之后就可以改专业。理科通常要降级一年,文科通常不需要可以直接转专业。甚至有几个学校没有其他要求转专业也非常的轻松。

还有一种在最后考研究生的时候可以跨专业考,也可以考到自己心仪的专业,同时还用最少的分考到了教好的学校。如果是理工类的学生,报考的时候就要以专业为主。不建议这样踩分数线进学校。如果就是喜欢医学类的或者是计算机,或者大数据方面等等这类比较看专业排名的,而忽视学校排名的,这种就不必去冲。可以用第二种保一保,保证自己能被录到专业很强的学校和专业。对于理工类学生未来的发展更有好处。

最后想说的就是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未必和所学的专业就是一样,很多人工作之后,都会有这样的感触,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事在人为。个人认为这种报考还是比较优势的,特别是适合文科生。如果有机会,冲名校、985、211还是要大胆的去冲。毕竟未来考研、保研还是找工作都是有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