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简介及详细资料
1. 校园介绍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位于国际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内,校园占地面积1100多亩,环境优雅,布局合理。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4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固定资产3.9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00万余册,数字资源2.5TB。校园网络系统完善,全面覆盖教学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共有超过13000个信息点。学校设有17个教学单位,面向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近13000人。
2. 历史沿革
1978年9月,学校建校,曾先后隶属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4月,学院划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2年,学校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2017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与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无人机事业部签订合作协定,成立广西第一个无人机学院。
3.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30个本科专业、26个高职高专专业,是广西高校中工科专业比例最高的院校之一,也是广西高校中唯一布局有航空航天类本科专业的院校。学校教职工1076人,其中专任教师711人,高级职称教师207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23人。学校拥有广西高等学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个。
4. 科研成果
近年来,学校科研项目立项379项(其中省级以上课题56项),获批专利269项。学校现有1个院士工作站、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培育基地。
5. 学术资源
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0余万册,电子图书4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733种,各类报纸68种。图书馆重视电子文献资源建设,采购了多种数字资源和资料库,并提供了一批试用中外文数字资源及免费数字资源连结。
6. 学术交流
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西兰、意大利、德国、芬兰、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高校签署了合作协定,开展了师生交流、学术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学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是“广西***东协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年度来华留学生规模百人以上。
7. 文化传统
校训:尚德博学,慎思笃行。
校徽: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校徽。
8.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李幼平
党委副书记、院长:易忠
党委副书记:罗延忠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旷永青
副院长:罗国湘